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问题不仅是一个关系各族人民生存与发展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农业灌溉水平不高、山地多平地少、自然灾害频繁的云南来说,如何提高云南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全省4600万人的粮食需求得到满足,是目前粮食产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2012年的大春旱,云南积极组织群众抽水、引水和挑水播种育秧,并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尽量改种耐旱作物品种,同时积极加快建设一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这些都是遭遇干旱的应急之策。事实上,云南的粮食产业不仅需要紧急资金支持和水利工程,更需要根据云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粮食生产状况综合研究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的文献、中国粮食生产文献以及各省区的粮食生产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利用1990-2010年云南粮食产业的相关数据,从粮食结构和粮食产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粮食生产的现状,并总结了现云南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认为云南粮食生产不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而且生产水平差异性大。然后本文提出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耕地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投入不足、比较效益下降以及粮食生产者弱质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粮食产量及其9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排序,分析出对云南粮食生产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单产能力。最后本文根据云南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云南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