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的各大报纸上充满着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电影广告,它们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当时电影生存状况的珍贵历史资料。本文利用民国报纸资料丰富的独特资源,选取至今还鲜有人涉及过的《晨报》电影宣传这一领域,通过对1916-1928年间《晨报》上电影广告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早期电影院及电影的宣传方式、手段、策略进行了一次初探,进而映射出20世纪20年代北京电影业的概况。20世纪20年代是北京电影放映业走向正轨的起始阶段。从1907年全北京只有平安一家专业电影院,到1927年成立华北电影公司,形成华北大联盟;从戏院茶馆兼职放映电影,到组建专业的电影院专职放映电影;从1916年开办《晨报》,到1928年停刊,《晨报》上一共出现过15家电影院的信息。可以说《晨报》一路走来,见证了北京电影放映业在上世纪20年代的发展历程。本文以《晨报》为主要资料,从其广告等信息层面出发,初步还原一个最为接近史实的北京早期电影院,考察一部分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状况。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北京早期电影院的格局,第二章介绍了北京早期的电影宣传策略及广告形式,第三章介绍了北京早期的电影市场,第四章介绍了北京早期的电影观众及其观影习俗,第五章以真光电影剧场为例,进行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