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及其非对映异构体合成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至今,从中寻找和发掘新药已成为新药研发重要手段。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曾对槲寄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槲寄生注射液新药,于1979年获得卫生局生产批文。但由于历史原因,槲寄生注射液未获得广泛的临床推广和应用。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是槲寄生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广泛药理活性,但天然产物含量低,提取十分困难。本文进行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全合成研究,为药理活性筛选和开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新药奠定基础。同时,还进行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非对映异构体的合成,为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质量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以间苯三酚、D-葡萄糖为原料,经付-克酰基化、选择性羟基保护、羟醛缩合、分子内Michael加成、相转移催化下的糖苷化等10步反应首次实现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及其非对映异构体的合成,同时对相关反应和关键中间体进行了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首次实现了天然产物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全合成,总收率5.7% (以间苯三酚计)。2、优化了关键中间体7的反应条件。参考文献,通过调整反应顺序,先将中间体5进行分子内Michael加成、再脱MOM保护,两步总收率可达43%。该方法未见文献报道。3、探索了中间体5与5a的平衡反应条件,确定最优条件为:乙酸钠为碱、乙醇为溶剂,回流反应8 h,经柱层析分离得类白色粉末5a,收率46%。同时,未反应完全的中间体5可循环套用,回收率40%。4、确定了中间体13b的最优脱保护顺序,即先水解脱乙酰基保护,得到较纯的中间体14b,再催化氢化脱苄基制备纯度较高的终产品1b。5、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非对映异构体1a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经10步反应全合成1a,总收率6.1% (以间苯三酚计)。通过以上研究和优化,本文完成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及其非对映异构体的全合成。所获合成路线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提取困难的问题,不仅为其药理研究提供所需大量样品,亦为其他黄酮苷类化合物合成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正> 1 材料与方法1.1 收集1975~1995年21年全市人口及麻疹发病资料,并对按月接种前后进行统计分析。1.2 对1982年以来麻苗接种率与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作对比分析。1.3 收集
<正> 建国以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有一定的进展,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需用的釉面砖卫生瓷愈来愈多,但目前这类产品价格比较高,其原因之一就是与
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乳及乳制品中氯霉素的质量分数,以氯霉素-D5为同位素内标定量。测定氯霉素质量分数的方法。
信息抽取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检索服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的信息抽取模式并建立统一的灾难性事件框架,利用框架的继承-归纳特性简化系统实现过程,概括事件信息,并提出按
目的研究血细胞去除术联合羟基脲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真
目的 :了解我国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 ,尤其是一些特殊ADR的情况。方法 :我们收集了国内 4 0a文献源抗高血压药物的ADR资料 ,并加以分析研究。对于个人呈报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在大数据背景下,公众收集数据的形式与方法都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这也使得公众在处理数据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也有了明显变化
通过对某河道截潜流工程区水文及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结合渗管取水的适用条件,提出渗管取水方案,针对不同工程措施对渗管涌水量进行计算,对下游取水工程进行取水影响分析。最
研究复盐沉淀法脱除湿法磷酸中镁、铝、氟离子,介绍复盐沉淀法的基本原理、特点。该法可供磷酸浓缩前的净化,饲料磷酸氢钙和三聚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湿法磷酸的净化等生产流程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