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经济理论所取得的成果,吸取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经济系统的要素、结构与功能及其演化,其中着重论述了经济系统的进化及其动因一技术创新的作用和产生这种作用的方式和机理。经济系统的进化和技术创新对其的推动作用及过程是本文的中心论题。 经济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指导经济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经济学继承近代哲学和科学的传统,沿袭了原子还原主义的分析方法,具有静态的、机械的和简单的特征,又存在着局限性。现代系统科学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现实的世界是动态的、随机的和复杂的,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系统科学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思想方法几乎渗透到现代社会、科学和思维的所有领域。汲取系统科学理论成果,突破古典的分析框架,不仅对经济理论分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而且将对两种文化传统的汇流和统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是一个具有大量要素、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按照所分析问题的要求,可将经济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要素)子系统或分系统,每一子系统又可以继续划分。经济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种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经济系统的各种功能。 经济系统是一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于系统是不断演化的。经济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状态水平上,总要从一个状态进入到另一个状态,或表现为经济增长(量的增加)或表现为经济发展(结构的改变)。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系统进化的方式、途径和机理,这无论是对经济理论分析,还是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系统进化(增长和发展)源泉在于系统内部产生的和来自外部的大量涨落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经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放大,从而形成了巨涨落,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的重新分工,使得经济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 从对经济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可知:技术创新正是满足经济系统进化条件的主要的、恒久的涨落因素,而信息、知识则又是非线性作用之源,因而以知识和信息运用等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创新就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技术创新的发生、传播和扩散过程也就是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历来就是经济学家们十分关注的论题。人们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注主要在于企图寻找出它的源泉。不同的经济学派找出的源泉也就不同。就以技术进步而言,也有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模型。但所有的讨论都是在古典经济理论的框架中进行的,并且存在很大的局限,这就是所有模型都是“黑箱”方法,即只反映经济运行的结果,而不能揭示导致这种结果的过程。现代系统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结构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整体性方法,使我们不但能把握经济运行的结果,即经济系统对环境的功能,而且可以把握产生这种功能的经济结构,为经济的调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方法。 系统动力学综合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确定性分析与随机分析、现状分析与预测等多种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经济分析中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青年农民工由于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教育的缺乏及权益屡遭侵害而得不到有效维护等。使得其遭遇公民意识的诘难.即存在着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要求不尽一致的诸多
装饰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视觉的需要,还可以在满足部分功能的需要。建筑工程装饰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对于整个的
利用广西典型石漠化区28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该地区1971-2013年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计算其变化趋势,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检验其变化的突变时间及显著性。结果表明:近43a广西典型石漠化地区的年降水量总体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但降水年际变化较大。70年代和90年代为多雨期,80年代和00年代以后为少雨期。同时,各季降水量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春、夏、秋季呈
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与人口新常态“叠加”,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失业风险增加、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
本文讨论问题求解商空间模型的计算复杂性,指出在什么条件下采取适当地分层方法可以降低计算量,在什么条件下分层方法未必能降低计算量,这些分析为分层方法提供可遵循的原则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FY静止气象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2年5月12~13日桂平市区域性特大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边线、高空槽、急流扰动是造成此次
为了给苍梧县砂糖桔生产提供趋利避害和优化布局的科学决策依据.对苍梧县砂糖桔生产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低温冷害的4个气候关键因子,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