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市动因以及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五个整体上市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在对单个案例上市方式、市场反映、效果等各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整体上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第一部分对五种整体上市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图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解释了证监会与国资委对整体上市不同的态度。   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推动整体上市的表象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一方面,整体上市最直接的目的是解决非规范性关联交易的泛滥;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表征力不足以及国有股全流通的大市场环境从深层次上推动了整体上市的出台。   文章的第三部分依次分析了TCL模式、武钢模式、宝钢模式、百联模式以及建行模式;其中对TCL以及武钢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主要围绕着上市方案、市场接受度、整体上市后的效果等方面。   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第四部分指出了整体上市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短期和长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在大学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有很多“破窗现象”。只有我们理性分析,积极应对,才会保证各项工作平稳健康进行。 “Brok
本文首先回顾了经济学家们用来解释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学家们提出来的用于解释韩国金融危机的原因的作了评论,并着重强调了韩国的结构性原因。本文认
国内现阶段还没有一套科学、完备的、市场各方能够认可的对基金的业绩和投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体系。建立统一的、适应国内证券市场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题背景: 2004 年7 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目标是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
经济开放初期,“平均主义”主导着居民收入分配,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小;随着经济思潮的涌入,各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城乡间的收入呈“剪刀差”式发展,全体居民没有普惠式共享经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