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药用菊花活性成分的比较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为菊科的干燥头状花序。菊花的活性成分有绿原酸、总黄酮、挥发油等,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使大家对菊花越发关注。由于产地的差异及受生境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同产地的菊花中活性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探究我国四大药用菊花(贡菊、滁菊、亳菊、杭菊)不同采样部位的绿原酸、总黄酮和挥发油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比较三种处理方法(阴干法、60℃干燥法、蒸制干燥法)对花中三种活性成分的影响,并优选出最适的处理方法,本研究利用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索氏抽提法对花中三种活性成分(绿原酸、总黄酮、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药用部位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利用水合热法、凯氏定氮法等检测方法分析不同产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三种活性成分含量与pH、经度、纬度、海拔等生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不同产地菊花的药用价值的评估、合理开发利用及人工合理种植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经过三种方法处理后,贡菊的花中绿原酸含量最多;总黄酮含量经过不同方法处理后含量不具一定的规律性,相对而言,贡菊和滁菊中总黄酮含量较高;亳菊的花中挥发油含量最多,贡菊中含量最少。⑵对不同产地菊花的不同处理方法的优选实验结果表明,滁菊的花采用蒸制干燥五分钟,亳菊和杭菊的花采用60℃干燥,贡菊的花采用蒸制干燥五分钟,从而保证不同产地的花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达到最高。⑶四个产地菊花的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都明显高于花和茎,且茎中这两者的含量最低。除贡菊以外,其他三个产地花中挥发油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叶和茎,且茎中含量最低。总体来看,贡菊和滁菊中绿原酸等活性成分高于其他产地菊花,表明黄山和滁州的菊花品质要优于亳州和桐乡。⑷菊花中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与部分土壤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叶中,绿原酸的含量与0-10厘米表层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相关性显著;在花中,与0-10厘米和10-20厘米表层土壤的pH、0-10厘米表层土壤的水分和海拔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茎中,与0-10厘米表层土壤的水分和海拔的相关性极显著,与10-20厘米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其他环境因子对绿原酸含量均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明显。在花中,总黄酮含量与0-10cm表层土壤全磷含量的相关性极显著,其他因子对花、叶、茎中总黄酮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均为达到显著水平。③在叶中,挥发油含量受海拔影响显著;在花中,与纬度的相关性极显著和年降水量关系较紧密;在茎中,与10-20厘米表层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⑸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0-10cm的土层中,主成分为“无霜期因子”、“土壤有机质因子”和“土壤全磷因子”;在10-20cm的土层中,主成分为“土壤电导率”、“土壤全钾因子”和“土壤有效钾因子”。由此反映了生境因子对四个产地药用菊花的花、叶、茎中三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从物候学、形态解剖学、繁育生物学等方面研究凤丹皮基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具体结果如下:⑴物候特征:1月下旬至2月中旬芽萌动期;2月上旬至下旬萌发期;2月中旬至2月下旬显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NADPH是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辅酶,它不仅为生物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而且对于细胞抵抗活性氧(ROS)的毒害也有重要作用。酿酒酵母POS5基因编码线粒体NADH激酶,是线粒体NADPH的主要
碳质金矿的难处理是由于含有碳质物,尤其是有机碳,在金矿氰化浸出过程中能将已浸出的金重新吸附,形成“劫金”现象,严重干扰了金的浸出率。随着金矿资源的日益贫乏和环保要求
<正>1研究目的近年来,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国务院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并于2014年10月20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