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黑人女作家玛雅·安吉洛,被誉为“美国最耀眼的黑人传记女作家”,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在诗歌和小说创作上均建树颇多,其作品极具写实风格,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揭示了美国黑人男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及生存状态,蕴含了其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诉求。她的自传小说《我知道笼中鸟儿为何歌唱》,聚焦本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讲述了一位非裔美国女孩的心灵成长之路,展现了上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伦理价值观念,表达了作者对黑人女性深切的伦理关怀。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梳理安吉洛及其作品《我知道笼中鸟儿为何歌唱》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状,阐述了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意义。论文的主体部分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相关理论,以主人公的伦理身份问题展开研究。第二章论述了玛格丽特对早期伦理身份的接受,幼年时期的玛格丽特生活在传统的美国南部小镇,深受传统伦理思想和规范的影响,年幼的玛格丽特认可社会赋予她的伦理身份及身份背后的道德内涵,表现为她的行为都遵守传统的道德规范。第三章研究在进入现代化都市后,玛格丽特的伦理身份发生了改变,受到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伦理体系的冲击,她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对此前的伦理身份产生了质疑,因此陷入了伦理身份困惑之中。第四章剖析玛格丽特伦理身份建构的方法、过程及结果,分析她在面临种种由身份困惑引起的伦理问题时,是如何综合各种因素和影响,依靠外力和内力反抗不合理的伦理体系对黑人女性施加的压迫,建构了具有积极意义的伦理身份。这一章归纳了玛雅·安吉洛对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的伦理思想,她批判了社会利用不合理的道德伦理规范对黑人女性进行压迫和剥削,她呼吁一种公正、平等、友爱的伦理观念,她认为人们应该团结一致对不合理的伦理秩序做出反抗,这在当下仍有重要的意义。总结部分对前文进行概括,并点出本文的主旨,当人们对自身的伦理身份的认识与社会强加的身份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伦理身份困惑,黑人女性应承担伦理责任,来改善不健康的种族关系和疏离的家庭关系,准确地定位自已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身份,从而有价值地生活。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文学的基本功能在于它的教诲功能,本文旨在以人物的伦理身份为出发点,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和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探讨人物在困境中做出的道德选择及结果,并从中获得道德教诲与警示,为人们在思考黑人女性问题时提供伦理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