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子板块西缘三叠纪经历了一次完整的陆—海—陆旋回,其中,早三叠世处于二叠纪以后大规模海侵的开始阶段,普遍沉积了一套厚度较大的碎屑岩地层。位于扬子板块最西缘的丽江盆地北衙地区三叠系自下而上依次为青天堡组碎屑岩、北衙组及中窝组台地碳酸盐岩、松桂组陆—海陆交互相磨拉石建造;下三叠统青天堡组表现为由底部紫红、黄绿色砂砾岩、泥岩向上变为泥灰岩、瘤状灰岩,体现为完整的由陆到海的过程。然而,系统的沉积学研究表明,该地区青天堡组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与扬子板块西缘其它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1.二叠纪时期,丽江地区主体接受了巨厚的玄武岩喷发,形成了最厚达5000余m的玄武岩。玄武岩喷发早期为海相,后期区内抬升,变为盆山相间、海陆交互的环境,且变为以凝灰岩喷发为主,一直持续到早三叠世初期。2.玄武岩主体喷发结束后,区内开始热沉降,造成大规模的海侵开始。青天堡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冲积扇相、辫状河流相、三角洲相、潮坪相及浅海相,完整记录了盆地内由陆—海的过程。3.沉积演化研究表明,青天堡时期盆地早期以冲积扇沉积为主,其分布广且厚度占到本组厚度的一半以上;辫状河流相是在冲积扇上发育而成,其垂向上可分出5~6个“二元结构”,由南西往北东渐不发育;后期则以三角洲和潮坪沉积为主,其中三角洲表现出较强的潮控特征,潮坪沉积厚度薄且快速变为浅海相,反映盆地内的海侵速率很高。4.早三叠世,丽江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南西方向的点苍山古陆及相邻玄武岩高地,物源成分以岩屑、长石及单颗粒石英为主,其中岩屑成分又包括花岗质、流纹质、玄武质及变砂岩质等。盆地南东方向的康滇古陆只于早期有少量物源注入,且均以玄武岩岩屑,其物源大多注入盐源盆地而形成一个面积宽阔的水下冲积扇。5.点苍山古陆大量物源的注入,在丽江盆地内形成了一个自南西向北东方向推进、面积较为宽阔的冲积扇,其扇根位于小干海一线,扇中则位于军马场—北衙—琵琶山一带,扇缘则分布于更北东侧的吉地坪、大迪里等地。此后,随着海水的快速侵入,北东侧的吉地坪、大迪里等地率先进入潮坪环境,当军马场—小干海一带处于潮间带时,吉地坪等地己远离海岸,进入潮下泥—碳酸盐混合坪环境。北衙地区青天堡组冲积扇—辫状河—潮控三角洲—潮坪一浅海的演化不同于盐源地区水下冲积扇—河口湾—潮坪及上扬子地区河流—河口湾的演化过程。这说明丽江盆地在早三叠世经历了快速的沉降,海水迅速侵入全区。快速急剧的沉降,与构造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表明,扬子西缘在二叠系玄武岩喷发结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拉张,而且这种拉张作用可能更显示出自东往西明显加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