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穴位敏化现象的临床观察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定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穴位敏化临床研究的评定方法,探索KOA穴位敏化现象的特征,为临床选用敏化穴治疗KOA提供依据。方法:1、全面收集和整理KOA穴位敏化研究的现代文献,总结文献中KOA敏化的穴位及敏化现象,初步制定KOA穴位敏化信息采集方法,包括观察的指标、检测的穴位、敏感点触诊的范围,为了更好的描述敏感点的分布,将敏感点触诊区域分为前后九宫格区域;通过50例KOA患者与30例健康受试者的预试验验证初定方案的可行性,结合研究领域专家咨询意见,改进并制定KOA穴位敏化评定方案。2、以916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22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以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及压痛阈值为观察指标,采用ROC诊断曲线法,分析各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压痛阈敏化的诊断界值,并归纳总结不同部位、归经穴位敏化诊断界值的特点。3、以916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及压痛阈值为观察指标,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并以WOMAC量表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通过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疾病病情的患者穴位敏化的发生率及敏化程度情况,总结KOA各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压痛阈敏化发生率及敏化程度,为临床治疗KOA推荐较优的选穴方案。结果:1、KOA穴位敏化评定的方法学研究结果:(1)KOA穴位敏化现代文献提示:目前KOA穴位敏化的研究以热敏研究为主,其次是痛敏;敏化穴位以膝关节局部穴位为主。据此初步制定KOA穴位敏化信息采集方案。(2)预试验结果显示患者穴位温度普遍升高,痛阈值下降,触诊痛敏点多分布与九宫格1、4、7区域及11、12区,提示初定方案可行。(3)结合文献整理与预试验结果,改进并制定KOA穴位敏化评定方案:(1)研究穴位为膝关节局部穴(血海、鹤顶、梁丘、曲泉、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膝关、阴谷、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委阳)及非膝关节局部的穴位(丘墟、悬钟、肾俞、大杼、命门、腰阳关);(2)观察指标: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压痛阈;(3)触诊痛敏点范围:髌底上3寸水平及足三里水平包绕的膝关节范围,并作前后九宫格分区;(4)同时需采集受试者基本信息及病情程度评估信息。2、膝骨关节炎穴位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结果:(1)采用ROC曲线分析各穴位的敏化诊断界值后,计算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各穴位敏化发生率,结果显示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提示以临床是否确诊KOA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穴位敏化诊断界值具有可行性。(2)不同穴位敏化诊断界值存在差异,与穴位的部位、归经有一定的联系。腰背部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压痛阈敏化诊断界值均较高,分别为温度34.5℃、机械痛阈104.5g、压痛阈3582.5gf。肢体远端和膝关节局部穴位温度、痛阈诊断界值相差不大。膝关节局部不同归经穴位以足太阳经穴位温度敏化诊断界值较高,为33.4℃,同时足太阳经的机械痛阈、压痛阈敏化诊断界值相对较小,分别为40.22g、1812.5gf。3、膝骨关节炎穴位敏化现象特征研究(1)穴位敏化发生率的特点分析1)KOA穴位温度发生敏化的概率为54.26~81.00%,机械痛阈发生敏化的概率为80.78%~99.02%,压痛阈发生敏化的概率为76.09%~97.93%。2)KOA患者穴位痛敏与热敏发生率均较高(都大于60%),提示KOA穴位敏化存在普遍性;穴位热敏化及痛敏化发生率均较高(大于70%)的穴位为犊鼻穴。3)穴位温度敏化发生率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p<0.05,B>0),阳虚寒凝型患者穴位温度敏化发生率高于其他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0),阳虚寒凝型穴位温度敏化发生率较高(大于70%)的穴位有血海、鹤顶、犊鼻、梁丘、阴谷、丘墟。4)穴位痛敏化发生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B>0),热敏化随病情加重敏化发生率有增加趋势(p>0.05,B>0);多数穴位在疾病各阶段穴位机械痛阈和压痛阈敏化发生率均较高(敏化发生率>70%)。(2)穴位敏化程度的特点分析1)穴位温度、压痛阈平均敏化程度相当,低于机械痛阈敏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随疾病病情加重,穴位温度、压痛敏化程度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0),机械痛敏化程度随病情加重而增加,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0.014>0)。3)穴位温度平均敏化程度均为Ⅲ级的穴位有:血海、命门、腰阳关、鹤顶;机械痛敏化程度Ⅲ级的穴位有:鹤顶、命门、梁丘、阴陵泉、悬钟、肾俞、大杼、腰阳关、犊鼻;压痛阈敏化程度Ⅲ级的穴位有:鹤顶、阳陵泉、阴陵泉、丘墟、犊鼻;三指标平均敏化程度均为Ⅲ级的穴位为鹤顶穴,表明这些穴位选择合适的刺激方式治疗,效果较好。4)敏化穴治疗KOA临床指导(1)根据穴位敏化程度选择干预方式,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式均适合的穴位有:鹤顶、犊鼻、阳陵泉、阴陵泉、命门、腰阳关;(2)鹤顶穴敏化发生率与敏化程度均高,为KOA敏化的优势穴;(3)结合敏化发生率与敏化程度,阳虚寒凝型患者可优先考虑选穴血海、鹤顶,及犊鼻、腰阳关,或(及)阴谷、肾俞穴,适合用灸法的温热刺激。(4)病情任何阶段穴位机械痛阈敏化程度高(Ⅲ级)的穴位有鹤顶、命门、梁丘、阴陵泉、悬钟、肾俞、大杼、腰阳关、犊鼻;病情任何阶段穴位热敏化程度高(Ⅲ级)的穴位有血海、命门、腰阳关、鹤顶,中重度患者足三里、膝关穴达到热敏化程度Ⅲ级;病情任何阶段穴位压痛阈敏化程度高(Ⅲ级)的穴位有鹤顶、丘墟,中重度患者阳陵泉、阴陵泉、犊鼻穴达到敏化程度Ⅲ级。可分别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根据敏化指标选择恰当的干预方式。结论:1、本研究制定的“点区结合”KOA穴位敏化评定方案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2、穴位敏化诊断界值与穴位的部位、归经有关。腰背部穴位温度、机械痛阈、压痛阈敏化诊断界值较高,膝关节局部足太阳经穴温度敏化诊断界值较高,痛阈敏化诊断界值较低。3、KOA穴位痛敏与热敏发生率均较高,表明穴位敏化现象普遍存在4、穴位敏化发生率与敏化程度均较高的穴位是鹤顶穴,为KOA敏化优势穴;敏化发生率、敏化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阳虚寒凝型患者穴位热敏化发生率较高,且随疾病加重,穴位温度、痛阈敏化发生率及敏化程度均增加。5、根据KOA穴位温度、痛阈的敏化发生率与敏化程度,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穴位及适当的刺激方式,为临床敏化穴治疗KOA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摄涕止鼽方对肺肾气虚型AR患者鼻腔黏膜TLR2和TLR4表达水平及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2.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使用LPS进行干预,探讨摄涕止鼽方对AR模型大
<正> 1992年12月28日,我国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广东省珠海市西区三灶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被誉为“亚洲第一炮”的大爆破工程。这次大爆破的炸药装填总量近1.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方对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骨架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足细胞超微结构及骨架蛋白基因水平探讨该方的肾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