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HIV感染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白念珠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但阳性率低且费时长。PCR法是近年来较为受关注的诊断方法,它使标本中微量的DNA通过大量扩增而能被检测到。为了解PCR法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我们以白念珠菌标准菌株、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血清为模板DNA,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定PCR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还监测了氟康唑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作用。 实验方法:用改良煮沸法提取白念珠菌DNA,对不同菌量的白念珠菌进行PCR检测;PCR法测定感染小鼠血清,并与血培养、肝培养结果比较;PCR法检测感染实验组及氟康唑治疗组小鼠血清,监测氟康唑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疗效。 结果:浓度分别为1×106、1×105、1×104、1×103、1×102、1×101CFU/ml的白念珠菌PCR测定均能得到阳性结果,而菌量1×100CFU/ml时,PCR反应阴性;对于小鼠侵袭性念珠菌病,PCR比血培<WP=5>养有更高的阳性率;治疗组PCR结果显示氟康唑对侵袭性念珠菌病有治疗效果。 结论:PCR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的检查方法,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检测比血培养更为灵敏;氟康唑对侵袭性念珠菌病治疗有效,PCR可用于氟康唑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