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丹参破壁前后水溶性成分变化及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最后通过相关谱效分析探究丹参水溶性成分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药效物质基础。
方法:1.利用UPLC法建立丹参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和传统饮片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比较丹参药材三种粉碎方式后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变化;2.以CCK-8法测细胞存活率和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确定缺血缺氧的造模时间;同时以CCK-8法测细胞增殖率确定丹参传统饮片与冷冻破壁饮片的给药剂量,并以此进行分组;3.采用比色法测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缺血缺氧大鼠心肌细胞(H9c2)内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活性,RT-PCR法测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缺血缺氧H9c2心肌细胞Bax、Bcl-2、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缺血缺氧H9c2心肌细胞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从多方面比较丹参破壁饮片、传统饮片水溶性成分对缺血缺氧模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4.最后利用数据软件DPS7.05版的偏最小二乘法(PLSR)对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传统饮片的水溶性指纹图谱与指标成分Bax、Bcl-2、Caspase3蛋白含量进行谱效关联,同时采用SPSS20.0对三种粉碎方式的对照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
结果:1.以UPLC法测得丹参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指纹图谱,三者分别得到12、13、14个共有色谱峰,其总体相似度分别为0.953~0.999、0.952~0.999、0.970~0.999,其中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相比增加一个相同的色谱峰,分别减少3个和2个色谱峰,并鉴定得到3、4、6、13、14号峰分别为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等5种成分,且通过SPSS中非参数检验得到卡方为1.254,P=0.534>0.01,因此可以认为三种粉碎方式对丹参水溶性指纹图谱没有显著性差异;以HPLC液相法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丹参项下丹酚酸B含量测定,利用SPSS检定得到卡方为7.200,P=0.027>0.01,以此可以认为三种粉碎方式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无显著差异。2.研究通过CCK-8法测细胞存活率和比色法测定LDH活性确定的造模时间分别为2~24h与6~24h,结合试验操作的时间,故本研究的造模时间综合考虑定为8h;以CCK-8法测细胞增值率发现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在给药剂量在3.2×10-5~10-2mg·mL-1,均对H9c2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5),因此确定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传统饮片高、中、低剂量为10-2、4×10-4、1.6×10-5mg·mL-1;3.比色法测与细胞受损程度成正比的MDA、CK等含量和与细胞活性或者存活率成正比的T-SOD、ATP等含量,通过检测可以得到给药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均可以降低或抑制心肌细胞中MDA、CK等含量,增加T-SOD、ATP的含量,对比相同剂量的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可以得到破壁饮片对缺血缺氧模型心肌细胞的改善优于传统饮片;RT-PCR法和Westerm blot法测H9c2细胞中Bax、Bcl-2、Caspase3mRNA与蛋白表达,其结果显示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对基因与蛋白含量表达具有一致性,测得结果显示模型组中的Bax、Caspase3中的mRNA与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组,而细胞中的Bcl-2mRNA与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给药浓度增加Bax、Caspase3中的mRNA与蛋白表达会逐渐降低,并接近于正常组含量,而Bcl-2则与之相反,表明丹参能够通过调控凋亡因子的表达改善缺血缺氧模型细胞的活力,且对比相同浓度条件下破壁饮片组对缺血缺氧细胞的改善优于传统饮片组。4.最后采用PLSR法通过其各色谱峰对药效的标准相关系数均在0.07左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2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100%,样品中除1、2、5号色谱峰外,其它各峰为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PLSR法与主成分分析得到各色谱峰对药效指标均较为主要。
结论:通过对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的水溶性指纹图谱与丹酚酸B含量分析,发现丹参破壁后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性;改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研究中发现丹参破璧饮片优于传统饮片组;通过PLSR法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色谱峰对药效的贡献都较为重要。
方法:1.利用UPLC法建立丹参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和传统饮片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比较丹参药材三种粉碎方式后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变化;2.以CCK-8法测细胞存活率和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确定缺血缺氧的造模时间;同时以CCK-8法测细胞增殖率确定丹参传统饮片与冷冻破壁饮片的给药剂量,并以此进行分组;3.采用比色法测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缺血缺氧大鼠心肌细胞(H9c2)内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活性,RT-PCR法测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缺血缺氧H9c2心肌细胞Bax、Bcl-2、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缺血缺氧H9c2心肌细胞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从多方面比较丹参破壁饮片、传统饮片水溶性成分对缺血缺氧模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4.最后利用数据软件DPS7.05版的偏最小二乘法(PLSR)对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传统饮片的水溶性指纹图谱与指标成分Bax、Bcl-2、Caspase3蛋白含量进行谱效关联,同时采用SPSS20.0对三种粉碎方式的对照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
结果:1.以UPLC法测得丹参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指纹图谱,三者分别得到12、13、14个共有色谱峰,其总体相似度分别为0.953~0.999、0.952~0.999、0.970~0.999,其中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相比增加一个相同的色谱峰,分别减少3个和2个色谱峰,并鉴定得到3、4、6、13、14号峰分别为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等5种成分,且通过SPSS中非参数检验得到卡方为1.254,P=0.534>0.01,因此可以认为三种粉碎方式对丹参水溶性指纹图谱没有显著性差异;以HPLC液相法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丹参项下丹酚酸B含量测定,利用SPSS检定得到卡方为7.200,P=0.027>0.01,以此可以认为三种粉碎方式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无显著差异。2.研究通过CCK-8法测细胞存活率和比色法测定LDH活性确定的造模时间分别为2~24h与6~24h,结合试验操作的时间,故本研究的造模时间综合考虑定为8h;以CCK-8法测细胞增值率发现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在给药剂量在3.2×10-5~10-2mg·mL-1,均对H9c2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5),因此确定丹参冷冻破壁饮片、传统饮片高、中、低剂量为10-2、4×10-4、1.6×10-5mg·mL-1;3.比色法测与细胞受损程度成正比的MDA、CK等含量和与细胞活性或者存活率成正比的T-SOD、ATP等含量,通过检测可以得到给药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均可以降低或抑制心肌细胞中MDA、CK等含量,增加T-SOD、ATP的含量,对比相同剂量的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可以得到破壁饮片对缺血缺氧模型心肌细胞的改善优于传统饮片;RT-PCR法和Westerm blot法测H9c2细胞中Bax、Bcl-2、Caspase3mRNA与蛋白表达,其结果显示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对基因与蛋白含量表达具有一致性,测得结果显示模型组中的Bax、Caspase3中的mRNA与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组,而细胞中的Bcl-2mRNA与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给药浓度增加Bax、Caspase3中的mRNA与蛋白表达会逐渐降低,并接近于正常组含量,而Bcl-2则与之相反,表明丹参能够通过调控凋亡因子的表达改善缺血缺氧模型细胞的活力,且对比相同浓度条件下破壁饮片组对缺血缺氧细胞的改善优于传统饮片组。4.最后采用PLSR法通过其各色谱峰对药效的标准相关系数均在0.07左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2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100%,样品中除1、2、5号色谱峰外,其它各峰为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PLSR法与主成分分析得到各色谱峰对药效指标均较为主要。
结论:通过对丹参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的水溶性指纹图谱与丹酚酸B含量分析,发现丹参破壁后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性;改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研究中发现丹参破璧饮片优于传统饮片组;通过PLSR法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色谱峰对药效的贡献都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