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2007年中国农民工供给增速减缓。已有研究主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告罄角度进行解释。本研究认为迁移成本增加也是农民工供给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认为2003-2007年农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心理评价提高、外出打工时家人离别的心理成本增加也是农民工供给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一般并没有伴随家庭搬迁,劳动力迁移普遍采取了外出打工的方式。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村家庭难以向城市搬迁造成的。通过理论分析,本研究认为农村家庭是否搬迁主要取决于搬迁后由于消费品价格、资源禀赋及资源禀赋价格的改变带来的家庭迁移净效用的变化是否大于零。由于农村家庭搬迁后难以享受城市的社会福利和保障等公共产品;土地制度不完善,家庭搬迁意味着无偿或低价放弃土地;政府严控城市用地,城市房价过高等原因,中国农村家庭难以向城市搬迁。家庭难以搬迁对单个劳动力迁移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家庭难以搬迁,迁移的劳动力需要与家人离别,这会给迁移者和其他家庭成员带来心理上的效用损失。因此,农村劳动力需要很大的城乡工资差距水平才愿意迁移;并且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心理评价也会提高,家人离别的心理成本就会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意愿就会降低。由于家庭难以搬迁,农村家庭需要为家务和农业生产留下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某个劳动力是否迁移不但取决于自身的迁移优势,还取决于其在家庭内部的相对迁移优势;某些自身具有迁移优势的劳动力可能也不得不被留在农村。利用农户调查数据,本研究实证分析了家庭难以搬迁下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行为。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上述设想。实证研究发现:在保持农村劳动力城乡工资差距不变的情况下,无劳动力迁移时家庭在农村能获得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其劳动力越不倾向于外出打工;另外,某一劳动力是否外出打工不但取决于其自身的城乡工资差距,还取决于城乡工资差距在家庭内部的相对排位。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婚否、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变量,家庭劳动力数、耕地面积、农村非农经营资本状况等家庭特征变量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与否的重要因素。这些变量对外出打工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新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变量可以被解释为通过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城乡工资差距、城乡工资差距在家庭内部的排位以及无劳动力迁移时的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外出打工决策。总之,本研究通过描述家庭难以搬迁下的劳动力迁移行为,试图说明家庭难以搬迁是如何对单个劳动力迁移产生负面影响的。最后,针对家庭难以搬迁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