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编码的多速率组播优化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ory_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网络编码被提出以来,由于其具有提高网络吞吐量等多方面的优势,迅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编码理论及其编码构造研究的相对成熟,众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网络编码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作为现代网络通信的一种主要技术,多速率组播以不同的速率向各个接收方发送数据,较好地解决了组播通信中接收方的异构性问题。本论文首先对网络编码和多速率组播的研究意义及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次,较为系统地对网络编码进行了描述。最后,将网络编码与多速率组播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基于网络编码的多速率组播网络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包括:1)建立采用层间网络编码时的多速率组播优化模型;2)通过合理的假设,将建立的优化模型分解为两个子模型,并利用原始-对偶理论推导出能够实现速率控制、会话分配和拥塞价格更新机制的分布式动态算法(S-S-DG算法);3)利用Lyapunov定理证明了S-S-DG算法的收敛性,并在S-S-DG算法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次梯度方法得到了另一个分布式算法―S-S-DL算法,该算法相比于S-S-DG算法具有简单且易实现的特点;4)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口语交际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本篇文章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可
滴定管化验室最常用的容量分析滴定操作玻璃量器。它直接关系检验结果准确与否。本人长期从事化学计量检测工作,就滴定管的校准方法,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以供同行进行交流,并欢迎
电导率是表示导体导电能力强弱的度量,离子导体的电导率可以通过平均漂移速度求得。文中通过对离子导体的分析,运用最大熵原理,给出一种基于熵的新推导方法。文章以离子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