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发展的一种潮流,它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政府改革的必然结果。而参政是文明社会进程中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在社会性别上是平等的。在电子政务语境下,信息技术发展给现实政治中的参政带来了新的变化,重新审视两性在参政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社会急剧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中,女性比男性更易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我们应该重视社会性别的平等,尽量避免新的女性边缘化,也尽量弥补已有的边缘化问题,积极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做到公民参政的社会性别平等。所谓参政,即参与政治活动和参加政治机构,包括知政、议政、执政三个层次。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男女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的期待和规范,并区别于生理性别。追求公民参政的社会性别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其必然性,而且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参政还具有信息化、技术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本文分别从“家庭—社会”以及“政治—经济—信息”两个维度对目前社会性别权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两性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的信息领域中妇女边缘化状况和电子政务对女性的“电子剥削”,分析电子政务环境下公民参政在社会性别平等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公民参政的基本素质要求。最后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公民参政社会性别平等的建议。除了在信息技术领域对女性进行赋权外,还需要采取更加具体有效的措施。具体而言,在国家层面上可以用制度来保证或者暂时偏向保护女性参政,强化促进妇女参政议政的具体措施,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提升女性决策者的地位、将技术的学习和普及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从社会层面上需要,建构和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消除社会对性别的惯性歧视,拓展“电子”中的女性参政;从个人、家庭层面做到家务的社会化、现代化及平等化,女性加强自己在“电子”中的主体意识,妇女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和男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