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有“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谆谆教诲;今有“先植绿,后建城”的理念先例;植物对于人类的影响意义深远。近十年来,自然教育发展迅速但不稳定,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没有清晰的界定概念,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学科体系,且与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研学旅行等概念混淆不清,严重影响了自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自然教育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较高的研究潜力。自然教育作为风景园林领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有“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谆谆教诲;今有“先植绿,后建城”的理念先例;植物对于人类的影响意义深远。近十年来,自然教育发展迅速但不稳定,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没有清晰的界定概念,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学科体系,且与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研学旅行等概念混淆不清,严重影响了自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自然教育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较高的研究潜力。自然教育作为风景园林领域研究前沿,近年来在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和设计实践中多有提及,但多以自然体验为主要切入点,仍然停留在游乐享受的层面,尚未达到教育目的。本文试图梳理自然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理清自然教育与先前出现的其他相似教育概念的关联,并以植物作为研究庞大的自然教育体系的一个切入点,试图探究自然教育中植物对于儿童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重要作用,探究中国特色自然教育体系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与展现,以及植物景观设计如何与自然教育活动配合,最终达到自然教育的目的。以期对我国后期自然教育的发展、中国特色自然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儿童园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理论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访谈、实地调研、设计策略和设计实践六个部分进行具体论述;理论研究方面,对自然教育的起源发展、国内外自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总结,对儿童心里行为特点、儿童活动区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国内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不同时代的使用名称和侧重点、该领域领军人物的理念观点、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了自然教育与其他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植物演化、植物与人类文明、植物生境等方面论述了植物巨大的能量作用,以及儿童与自然、植物与教育的必然联结。案例分析方面,从国内外儿童自然教育场所特性、自然教育活动内容的不同,探究更适宜在中国发展的自然教育模式和更具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了儿童及家长对于植物和自然教育的了解程度和需要诉求;实地调研了北京地区进行自然教育活动较为成熟的五处地点,总结了其自然教育资源和自然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研样本涵盖了国有林场、城市湿地、糜鹿中心、郊野公园和植物园等多种样地类型,整理出开展自然教育和植物科普的有效途径。总结出森林湿地公园内儿童区自然教育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并以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儿童区作为研究地块,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产物——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诗词歌赋融入到设计当中,最后通过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来展现。验证植物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展现中国特色自然教育。
其他文献
智能制造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工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打造先进的智能制造业,已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均将智能制造定为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智能制造涉及的诸多环节中,生产调度是其核心环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未来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移动储能等分布式能源产业必将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给配电网运行管理带来挑战性问题,电网的不确定因素大幅增加。为了应对不确定源荷资源带来的问题,提高新能源消纳,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基于电力物联网分层协议构建“云、管、边、端”四层架构模式已成为电网实现精细化管控的一种手段。边缘计算作为“边”的组成部分,具有低延时、
农业正在逐步从传统农业迈向智慧农业,过去的人力劳动逐渐被先进的科技产品取代。采用无人机获取农田图像,具有整体、实时和动态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状况监测。农民在农事活动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作物是否正常生长,一旦发现生长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就需要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利用无人机图像进行去检测农田异常区域,相对于地面近景图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遥感农田图像内的异常区域检测工作普遍采用有监督的目标检
传统村落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和生存的重要空间载体。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依托其外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其中通过村落景观的承载,体现与发挥着其深厚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然而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村落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今许多传统村落地域文化和其文化生态环境相互割裂,促使了村落景观的文化生态失衡,使传统村落景观破碎化、孤岛化,进而形成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窘境。
本文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技术难点入手,对其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如供电技术、视频监测情况、预警系统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预期出现新的巡检模式,为变电站的全新发展提供参考。
由于早期对于煤矿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导致近些年来我国煤炭资源日益枯竭,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加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显露,在城市及城市周边郊野地带产生了大量煤矿废弃地,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用地的后备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郊野游憩场所,国家对绿色矿山修复工作加速推进,但目前我国对于矿山的治理以生态恢复为主,景观性单一,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因此,本文从生态修复角度出发,探索矿坑废弃地的修
垂直绿化是改善生态效应、美好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国内北方地区垂直绿化种类较为单一,因此,将适应性较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攀援能力的野生花卉运用到城市系统中,既能发展垂直绿化,还能推动城市可持续化进程。被称为“藤本花卉皇后”的铁线莲(Clematis),野生资源丰富,景观价值高。本研究以河北省野生铁线莲为材料进行观赏性评价,选取综合评价等级较高、垂直绿化应用效果较好的3种野生铁线莲进行繁殖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不良生活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当前大健康的生活理念下,森林的健康效益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森林康养在减轻压力,降低血压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可以为高血压辅助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
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肩负着诸如生态、环境保护等复合功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突显,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实践应运而生。本论文结合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和海绵城市技术,希冀城市公园在景观建设及发挥景观作用的同时,成为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通过拥有的大面积水体、绿地,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良好载体,为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发挥重
大叶女贞(Ligustrun compaactum),木犀科女贞属常绿阔叶乔木,原产亚热带地区。常作行道树,亦孤植或丛植形成庭荫树或片林。北方栽植大叶女贞可增加冬季景观。但由于环境气候影响,大叶女贞在北方会受到较严重冻害,导致其在北方地区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研究低温条件下大叶女贞生理特性、组织解剖结构等相应机制,对大叶女贞在北方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栽植于不同试验地的不同规格、不同苗源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