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也称首次公开发行募股,是指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以期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过程。企业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IPO,它是实体企业与资本市场联通的重要纽带,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率的融资途径。
然而,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却发现,企业上市首日股票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上市首日股票的交易收盘价格,该现象被称为“IPO抑价”。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全球股票市场上,但与发达国家甚至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股票市场的IPO抑价现象则尤为严重。IPO抑价现象严重影响了股票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不利于发挥股票市场对资金的有效配置作用。为了遏制新股上市首日出现股价暴涨暴跌现象,以及恶意炒作新股的非理性投机行为,我国沪深两市自2014年1月起实施首日涨跌幅限制政策,即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幅和最大跌幅分别不得超过发行价的44%和36%。虽然自该政策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的股价剧烈波动问题,但也因此引发了新股上市首日后连续多日的“一字板涨停”现象。2014年6月IPO再一次重启后,证监会虽然没有对新股发行市盈率的红线作出明文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券商从业人员与证监会监管人员已经达成了市盈率不超过23倍的默契,实践中证明限制市盈率的做法导致了新股更高程度的抑价。因此,新股定价管制是否真正起到了缓解IPO抑价和稳定股市的效果,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由于IPO抑价现象的存在,使得新股价格在上市初期被估值过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的各种信息被不断披露,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会逐渐发现其真实价值,新股的价格逐步回落到自身真实水平,此时的IPO长期收益会低于市场基准收益,这就是资本市场存在的IPO长期弱势现象。因此,新股是否适合长期持有?哪些是影响IPO长期收益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在IPO长期收益表现的研究中得到解答。
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我国新股定价管制、IPO首日抑价以及长期收益表现的基本情况和制度背景,并从发行审核制度、发行定价制度、发行配售制度三个方面具体回顾了我国IPO新股发行制度的演变过程,而且还对国内外关于IPO抑价以及长期收益表现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其次,本文选取了自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共计1070只股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Excel和Stata14.0软件,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就IPO抑价率等13个解释变量对IPO长期回报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对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进行了检验,并就回归结果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IPO抑价率、首发募集资金与IPO长期回报率显著负相关,发行市盈率与IPO长期回报率显著正相关。其中,IPO首曰抑价率是影响其长期回报率的重要因素,即IPO首日抑价程度越高其长期回报率越低。(2)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定价管制、投资者机构以及交易制度,使得我国的IPO抑价水平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3)IPO高抑价现象给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基于本文分析,建议坚持市场化发展原则,加快我国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尽快取消发行市盈率23倍的限制,逐步取消新股定价管制;改善投资者结构,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培养投资者理性的投资理念;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政府坚持对新股发行市场进行适度合理干预。
然而,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却发现,企业上市首日股票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上市首日股票的交易收盘价格,该现象被称为“IPO抑价”。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全球股票市场上,但与发达国家甚至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股票市场的IPO抑价现象则尤为严重。IPO抑价现象严重影响了股票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不利于发挥股票市场对资金的有效配置作用。为了遏制新股上市首日出现股价暴涨暴跌现象,以及恶意炒作新股的非理性投机行为,我国沪深两市自2014年1月起实施首日涨跌幅限制政策,即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幅和最大跌幅分别不得超过发行价的44%和36%。虽然自该政策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的股价剧烈波动问题,但也因此引发了新股上市首日后连续多日的“一字板涨停”现象。2014年6月IPO再一次重启后,证监会虽然没有对新股发行市盈率的红线作出明文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券商从业人员与证监会监管人员已经达成了市盈率不超过23倍的默契,实践中证明限制市盈率的做法导致了新股更高程度的抑价。因此,新股定价管制是否真正起到了缓解IPO抑价和稳定股市的效果,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由于IPO抑价现象的存在,使得新股价格在上市初期被估值过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的各种信息被不断披露,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会逐渐发现其真实价值,新股的价格逐步回落到自身真实水平,此时的IPO长期收益会低于市场基准收益,这就是资本市场存在的IPO长期弱势现象。因此,新股是否适合长期持有?哪些是影响IPO长期收益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在IPO长期收益表现的研究中得到解答。
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我国新股定价管制、IPO首日抑价以及长期收益表现的基本情况和制度背景,并从发行审核制度、发行定价制度、发行配售制度三个方面具体回顾了我国IPO新股发行制度的演变过程,而且还对国内外关于IPO抑价以及长期收益表现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其次,本文选取了自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共计1070只股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Excel和Stata14.0软件,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就IPO抑价率等13个解释变量对IPO长期回报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对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进行了检验,并就回归结果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IPO抑价率、首发募集资金与IPO长期回报率显著负相关,发行市盈率与IPO长期回报率显著正相关。其中,IPO首曰抑价率是影响其长期回报率的重要因素,即IPO首日抑价程度越高其长期回报率越低。(2)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定价管制、投资者机构以及交易制度,使得我国的IPO抑价水平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3)IPO高抑价现象给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基于本文分析,建议坚持市场化发展原则,加快我国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尽快取消发行市盈率23倍的限制,逐步取消新股定价管制;改善投资者结构,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培养投资者理性的投资理念;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政府坚持对新股发行市场进行适度合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