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必然引起城镇化现象。农业人口向城镇聚集,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是城镇化的主要特征。现阶段,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带来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的升级调整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将有助于实现农民的增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减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公平和公正的发展。未来城镇新增人口大约有1.3-1.4亿,按照一个将农民市民化的的平均成本40万元测算,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着超过50万亿的资金缺口。并且,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实现同城同权,赋予进城的农民市民权。市民权的有效实现就需要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支撑。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在城镇化中一直是耗资巨大的项目。面对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依靠财政税收的方式和土地财政的方法是不能持续的。因此,挖掘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新的促进因子将对城镇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能够促进资本的形成和资本高效率的配置进而助力城镇化的发展。因此,金融业如何在防范市场风险的条件下,快速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助力经济结构的转变是当代金融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将联系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相关理论,探究我国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验证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为金融机构提高自身效率、助力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议。基于对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的理论认识,本文选取金融信贷规模、金融效率和城镇化率三个指标,基于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之后再从区域面板数据的视角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差异状况。从结果上来看: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表明,总体上我国城镇化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着一个单向的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即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信贷规模扩张对我国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城镇化对我国金融效率、金融信贷规模的发展影响并不显著,作用有待于提高。通过脉冲效应函数来看,金融效率、金融信贷规模对城镇化的影响情况可以描述为前期“剧烈”,中后期“稳定”的阶段性发展。从区域面板数据的视角来看,我国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之间关系区域差异比较大,而金融效率在全国范围内都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完善金融服务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发挥金融支农作用。二、创新金融工具,增加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三、增强城镇化与金额支持的协同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