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鲁中H镇“农民上楼”项目为例,引入“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对从县到村执行链条上不同行动者的行动逻辑和行动策略进行分析,并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法对项目在A、B、C、D几个村的推进情况进行刻画,展现了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以及高耗能政策效果。 在基层政策执行中,在国家政策框架下,基层干部与村民的行动选择和互动关系决定着政策执行路径和政策结果。在县政府鼓励施压下,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一方面作为“国家代理人”采取灵活的策略推进农民上楼;另一方面,他们直面乡土,不能过分逼迫;同时,作为个人的他们也有着自身的利益。而作为村民,在盲目行动后逐渐理性起来,以自己的方式阻止着“农民上楼”的快速推进。 这种执行,带来了破败的村庄、异化的居住方式、增加的社会成本、声名狼藉的基层工作人员以及恶化的干群关系,高耗能的政策结果使我们反思这种城镇化方式。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应该以人为本,尊重乡土性;关注各主体利益平衡;加强公民参与,巩固基层治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