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早已在中国英语教育界取得共识,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对此也有明文规定。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多偏重于目的语文化,而母语文化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丛丛,2000;肖龙福等,2010)。一种新的“哑巴英语”继而诞生: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单向、被动地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却无法用英语表达、弘扬自己的母语文化,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十分薄弱。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丛丛,2000;张为民等,2002)。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被提出后,众多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一系列相关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前期研究以考察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主,未涉及对中西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对比研究。本研究参考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中国文化概论》和2013年改革后的四、六级翻译内容所涉猎的中国文化知识内容以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西方文化概论》所涉猎的西方文化知识内容,旨在探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现状及其背后原因。本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2015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580名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下问题:(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和西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如何?(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中国文化持何种态度?(3)导致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西南石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要明显弱于西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确实存在普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第二,尽管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中国文化持肯定态度并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从侧面反映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可能和其自身的态度和兴趣没有太多决定性关系。第三,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有: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介绍不足,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的介绍相对匮乏,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文从教材、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本研究对如何应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启示,同时笔者亦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促进该领域今后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