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静态的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国家已经经过了很多次的课程改革,从中不难看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所增加。就教师而言,要求教师在能够运用合理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基础之上,还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知识建构过程作为其基本的理念。从中可以看出课程改革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另一方面则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学习者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如何将庞大而复杂的知识进行整合,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系,则是学习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有就是怎样能够找到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呢?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可视化、结构化的形式表征知识的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学习者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将知识进行聚合,进而能够帮助学习者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点,完成新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本研究将利用知识图谱来解决小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问题,利用知识图谱促进实现知识建构。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甘肃省兰州市交大附小五年级的两个班级,收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学习者绘制的知识图谱作品以及测试成绩,涉及到的测试成绩分别有:学校统一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每个单元的单元测测试成绩。通过成绩的对比分析,用来阶段性的衡量学生利用知识图谱促进知识建构提升的幅度。最后利用SPSS和EXCLE等软件将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知识图谱对知识建构所起到的作用。本研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知识图谱与知识建构的关系研究阶段、知识图谱促进知识建构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阶段、知识图谱促进小学数学知识建构的实验研究阶段。1.知识图谱与知识建构的关系研究阶段主要梳理有关知识建构的现状、内涵、表征、途径及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内容,以及有关知识图谱的现状、内涵、特征、功能等内容。在此基础上,从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以及二者的特征角度出发,找到知识建构及知识图谱的关系。2.知识图谱促进知识建构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阶段首先是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探讨在知识建构中的难点,如何运用知识图谱有效解决知识建构中的难点,以此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梳理出典型的知识建构的模型,进而构建出本文的利用知识图谱促进知识建构的模型。3.知识图谱促进小学数学知识建构的实验研究阶段主要通过开展实验研究,利用建立好的模型设计并实施实验,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通过知识图谱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建构,进而验证所提出的模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