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景观设计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趋势。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切入多以社会、生态、文化、技术、心理等角度,而自身的形式组织被作为这些因素的表达途径。相反,上世纪建筑领域的理论核心人物--彼得·埃森曼为了深入研究建筑学的核心,提出了建筑的生成观点,强调形式自主性,以生成性图解方式来关注形式转换过程。对于形式自主性的主张,并非一家之言,同时期先锋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伯纳德·屈米、约翰·海杜克、阿尔多·罗西等纷纷提出各自以形式自主性为重点的相关理论和构建自己的建筑形式体系。甚至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由完全来自于建筑学内部的范式所决定当时的建筑形式。笔者认为形式组织与社会、生态、文化、技术、心理等外部因素,都是影响景观或建筑的重要因素。但领域内部的形式组织为出发点的研究更有必要,它并不因时代变迁而被诠释。因此,本文研究景观中形式组织的自主性,探究形式组织生成过程,力求强调景观的形式自主,学科自律。笔者认为形式组织,和社会、生态、文化、技术、生态、文本语境等诸多外在因素,能够兼顾。但是形式组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区别于“形式追随功能”“形式是功能或意义的附庸”和“附加的装饰表皮”等现代设计观点,和避免落入极端指向自身而缺乏客观和理性研究。对于本文的形式组织研究,形态要素选择归纳具有原初性,普适性的“方形、三角形、圆形”作为基本形态要素和应用原则,两者相互结合自主生成具有逻辑,理性的景观设计体系。本文运用文献案例分析、类比应用、比较分类,总结归纳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形式组织的自主性结合中外优秀设计案例进行应用研究。全文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形式组织能够脱离于传统设计中假想联系。本文的景观形式组织观点与建筑领域中相关理论--彼得·埃森曼的建筑生成观点进行比较,并结合形式组织在景观园林发展状况,从而确定以几何形态作为基础要素进行形式组织自主生成的研究。第二章定义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基本形态要素,转换原则和组合方式为应用原则。这两者组成了以探索形式组织的生成过程的基础。第三章根据类似基本形特征的几何形态要素,结合形式组织应用原则。这些几何形态要素的各自不同的几何特征,引起景观设计中形式组织自主生成的设计应用。另外,结论部分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总结论文研究的观点和不足及着眼点问题。相互交叠的不同形态之间的生成过程,形式组织自主生成的观者体验,和具备更多附加特性的形式组织等各方面都需要之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