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针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在落叶林区有着可观的积累量,具有快速增殖的能力,并且一年四季可以采收。本实验拟对松针进行除磷研究,经过氢氧化钠-异丙醇处理的松针几乎不能实现对模拟溶液中的磷酸盐的去除。因此,实验中对经过碱-醇处理的松针进行表面改性,发现经过镧氢氧化物改性后能够明显提升松针的磷酸盐去除能力。在25℃时,发现被粉碎的松针(pine needle,PN)几乎不能有效去除磷酸盐,镧氢氧化物处理松针(LPN)的最大吸附量为4.80 mg P/g,而APN的最大吸附量为0.98 mg P/g,探究了溶液pH、温度、共存阴离子对磷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实验过程的TOC值,分析了改性松针吸附去除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实验中发现pH值对磷的去除效率表现为低pH值(<3)明显促进吸附,pH值处于3-9.5之间对磷吸附去除效率影响不大,环境温度的升高,LPN的磷酸盐吸附容量增高,磷酸盐去除效率升高。ΔH°的值为25.30 KJ/mol,说明LPN吸附去除磷酸盐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ΔG°的值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准一、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撒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数据。颗粒内扩散作用为主要控制步骤的单分子层吸附为主要吸附模式;共存离子实验表明低浓度的干扰离子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影响很小,实验中仅仅只有碳酸根离子浓度>50 mg/L,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吸附作用;总有机碳(TOC)值表明碱醇处理和表面改性能够明显降低松针的有机物溶出,而且SEM分析表明碱醇处理使得松针结构疏松多孔,能够明显增加松针的比表面积,使得更多镧氢氧化物易于附着。本文简要的说明了鸟粪石磷回收技术、电解法、结晶法、吸附/解吸法、生物炭回收、土壤系统回收技术等技术,分析了生物质材料改性和回用的可行性,阐述了磷回收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