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研究也日益兴盛。事实上,我国的产业集聚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最为明显地表现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基于此,本文首先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背景及相关政策背景下构造出相应的研究框架(第1章),并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做了相应回顾之后凝练出诱使我国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第2章);其次,通过构造相关指标对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聚进行测算(第3章)后发现,不论是在制造业与服务的整体层面上还是在其细分行业层面上,我国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均高度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则集聚程度明显弱于东部地区,并且在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甚至还表现出逐渐加强的态势,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仍倾向于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再次,通过运用普通面板数据并采用工业成本费用率这一指标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进行初步探析(第4章)后发现,企业追求盈利最大化这一微观机制对产业的区域转移和集聚能发挥出显著的积极作用,并还受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劳动力的跨省域流动的影响;最后,对盈利空间从要素供给以及产品需求两大基本面进行“拆分”并通过构造空间面板数据后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促使我国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机制仍有其显著的作用力度,并且这一作用机制存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第5章)。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将产业转移与集聚理论运用到对我国当前产业布局的分析,并从中抽象出“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这一深层机制,拓展了产业集聚理论的适用范围,同时也为解释我国现今产业集聚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探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及其差异厘清现今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机制,本文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企业微观个体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这一市场动力机制,从而不论是对认清我国当前产业集聚的特征还是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都将有其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