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评价二藤通痹合剂配合康复体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二藤通痹合剂配合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体操,二藤通痹合剂每次20ml,每日3次,口服;康复体操,依照《康复体操图文指导》所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运动时间约15分钟;对照组:给予二藤通痹合剂每次20ml,每日3次,口服。观察治疗4周、8周和12周后的BASDAI、BASFI评分、外周关节肿胀疼痛数、胸廓、脊柱活动度,治疗12周后的CRP、ESR、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躯体功能、脊柱痛、脊柱僵硬、病人总体评价、外周关节疼痛数数目、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后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墙距、脊柱侧屈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12周后躯体功能、脊柱痛、脊柱僵硬、病人总体评价、外周关节疼痛数数目、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脊柱侧屈、脊柱后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脊柱痛、病人总体评价、外周关节疼痛数数目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脊柱僵硬、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脊柱侧屈、脊柱后仰度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12周后躯体功能、脊柱痛、脊柱僵硬、病人总体评价、外周关节疼痛数数目、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侧屈、脊柱后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墙距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间躯体功能、脊柱僵硬、外周关节疼痛数数目、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后仰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2周后躯体功能、脊柱痛、脊柱僵硬、病人总体评价、外周关节疼痛数数目、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脊柱后仰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RP及ESR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CRP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二藤通痹合剂配合康复体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二藤通痹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