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与结果:
1.年龄因素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的影响分离培养年轻(6-8周龄)和年老Lewis(60-64周龄)大鼠的BMSCs,采用流式细胞计数分析检测BMSCs表面抗原标志的表达。通过结扎并切断右侧髂总动脉、股动脉近端及股浅动脉远端,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大鼠,YY组,年轻供体BMSCs移植到年轻大鼠;OY组,年老供体BMSCs移植到年轻大鼠;YO组,年轻供体BMSCs移植到年老大鼠,OO组,年老供体BMSCs移植到年老大鼠;年轻对照组(YC组)和年老对照组(OC组),基础培养液(IMDM)注射到年轻及年老大鼠。术后一天,右侧后肢内收肌局部注射5×10<6>BMSCs或等量的IMDM。于术后、移植后7、14及21天,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扫描后肢,了解肢体远端血流恢复情况。于移植后21天,处死动物后取股内侧肌制作病理切片,抗vWF免疫荧光染色及抗α-SMA染色,了解毛细血管密度及小动脉密度。获取双侧腓肠肌,了解右侧腓肠肌萎缩情况。
年轻及年老供体BMSCs均阳性表达CD29和CD90.1,部分阳性表达CD117,而CD34及CD45均呈阴性,年轻细胞的cD117表达率明显高于年老细胞,其余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激光多普勒成像指数(LDPI index)定量分析显示:术后组间无明显差别;移植后21天,与对照组比较,各细胞移植组的肢体远端血流供应均明显改善,且年轻供体BMSCs明显高于年老供体BMSCs。与对照组比较,各移植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及小动脉密度均明显增加,年轻供体BMSCs组高于年老供体BMSCs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移植组腓肠肌的萎缩率均显著下降,年轻供体细胞组明显高于年老供体细胞组。
2.年龄因素影响BMSCs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可能机制
2.1离体实验
2.1.1缺氧缺血清环境下,年龄因素对BMSCs旁分泌(FGF-2及VEGF)功能的影响
取自年老及年轻供体BMSCs随机分为4组:年轻细胞缺氧缺血清组(YH组),年老细胞缺氧缺血清组(0H),年轻细胞对照组(YN组),年老细胞对照组(ON组),收集条件培养液,ELISA测定FGF-2及VEGF的蛋白水平。
结果显示,YN组及ON组的VEGF及FGF-2水平无明显差别,与YN组及ON组比较,YH组及OH组上述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OH组的FGF-2水平升高无统计学差异,YH组明显高于OH组。
2.1.2 缺氧缺血清环境下,年龄因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取自年老及年轻供体的BMSCs在缺氧缺血清下培养24小时,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显示,年老供体BMSCs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供体BMSCs。
2.2在体实验
2.2.1移植BMSCs在缺血肌肉组织中分化的测定:
将PKH26标记BMSCs移植到缺血组织。移植后21天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分化情况。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少量的BMSCs呈PKH26、DAPI、vWF或α-SMA三阳性。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未见BMSCs呈PKH26、DAPI、vWF或α-SMA三阳性,2.2.2 年龄因素对移植BMSCs旁分泌和EPC动员的影响:
细胞移植后7天,获取外周血及脾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圾KDR双阳性EPC数量;获取右侧内收肌测定FGF-2及VEGF的蛋白水平。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的外周及脾脏中EPC数量显著地增加,年轻供体BMSCs移植组明显高于年老供体B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BMSCs移植组增加了缺血骨骼肌组织的VEGF和FGF-2水平,年轻供体BMSCs移植组明显高于年老供体BMSCs移植组。
2.2.3 年龄因素对移植BMSCs在缺血肌肉组织中生存的影响:
将Brdu标记的BMSCs移植到缺血肌肉组织中。移植后21天检测移植局部BrdU阳性细胞数。
结果显示:YY组的BrdU阳性BMSCs数量明显高于OY组、YO组及OO组;与OO组比较,OY组及YO组的BMSCs数量明显增多,OY组及YO组组间无差异。
结论
1.无论是年轻供体还是年老供体BMSCs移植均能促进年老及年轻受体大鼠后肢缺血模型的血管新生,改善肢体远端血液供应和减轻缺血腓肠肌的萎缩。
2.年轻供体BMSCs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明显优于年老供体BMSCs。
3.年龄因素影响BMSCs促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
(1)年轻供体BMSCs在体内和体外能释放更多的VEGF和FGF-2。
(2)年轻供体BMSCs动员EPC的作用优于年老供体BMSCs。
(3)年轻供体BMSCs在生缺血缺氧条件下生存率明显高于年老供体BM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