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为基础,以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为背景,以财政分权引发地方政府竞争进而影响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主线和切入点,主要运用数量经济学中的OLS分析,对我国1995年-2007年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财政分权度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有的地区财政分权度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随着分权度的增加,这些地方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减少的,这样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经济区域”。这些地区由于地区间的财政竞争,地方政府扭曲资源配置,从而导致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另外,一些西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度与地方公共产品的高度正相关,这主要由于中央对一些西部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以及西部地区自身为吸引人才、发展经济而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入。另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福建省的公共产品供给情况,发现福建省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海西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的协调发展,福建省地方政府仍需从多方面着手改进。文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原因:这主要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是“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即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并存。这一体制上的弊端使得我国地方政府一方面担当了巨大的公共产品供给的任务,另一方面却没有足够的收入来确保公共产品的供给。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就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缩小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我国现行的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是以GDP为核心的,一个地区的GDP的大小以及增长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官员的升迁。这就使得地方官员按照激励的方向安排财政支出结构,忽略公共产品的供给。文章最后提出了地方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各项财政体制,改变现有官员的考核机制,加大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及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