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超声造影对BI-RADS-US4B级肿块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BI-RADS4B (BI-RADS-US4B)级乳腺肿块的造影图像特征,旨在评价超声造影对其做进一步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入选病例为2012年2月一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76个BI-RADS-US4B级乳腺肿块,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超声诊断仪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17L5线阵探头,随机配有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技术CPS (contrast pulsed sequence)和自动追踪造影剂定量分析软件ACQ(autotracking contrast quantification),灰阶模式下探头频率10MHz;彩色和能量多普勒模式下探头频率7MHz;造影模式下探头频率7MHz;机械指数小于0.2。超声造影齐OSonoVue,注射剂量2.4m1/次。对所有肿块的超声造影图像从形态学特征和时间一强度曲线定量参数(AT、TIP、PI)两方面进行回顾性盲法分析,并按照我院前期研究所得乳腺超声造影诊断标准对所有肿块进行超声造影的良恶性诊断。结果:76个BI-RADS-US4B级肿块,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47个、良性29个,良恶性组间在造影形态、边界、周围穿入或扭曲血管、内部造影剂分布、造影后有无显著增大方面均具有较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肿块周边是否出现穿入或扭曲血管、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造影后肿块形态是否规则对BI-RADS-US4B级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分别为81.6%、78.9%、76.3%,而定量参数AT、TTP、PI在良恶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76个BI-RADS-US4B级肿块中造影诊断为恶性的有51个、良性25个,其灵敏度为91.5%、特异度72.4%、阳性预测值84.3%、阴性预测值84.0%、准确性84.2%,其中对浸润性导管癌、纤维腺瘤、导管原位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分别为94.7%、91.7%、86.7%,反之对炎症的误诊率达100%。结论:对常规超声BI-RADS4B级的乳腺肿块可以应用超声造影做进一步的良恶性鉴别,可提高这类肿块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尤其对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及纤维腺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第二部分BI-RADS-US4B级肿块的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对照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BI-RADS-US4B级肿块在超声造影、增强磁共振中的形态特征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究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类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12年2月一2013年1月期间常规超声诊断BI-RADS4B级的72名女性患者中,29名患者(共30个乳腺肿块)术前均进行了超声造影与增强MRI检查。超声造影检查方法同第一部分,增强MRI检查仪器:GE1.5TSigna Twin Speeder with excite,扫描序列包括:常规横断位FSE T1WI、矢状位压脂T2WI、横断位STIR、二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2D FSPGR)加脂肪抑制T1WI,造影剂Gd-DTPA,剂量0.2mmol/Kg,静脉快速团注,分别于注射药物后即刻、1分钟、2分钟、4分钟、7分钟扫描。所有肿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19个,良性11个。对所有肿块的超声造影图像及增强MRI图像均从形态学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两方面进行回顾性盲法分析,并进行良恶性诊断。分析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造影形态、强化均匀性这两个形态学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此形态学征象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均为86.7%,而增强MRI的准确性分别为70.0%、76.7%。增强MRI动态强化参数(Tmax> Emax)及TIC曲线类型的准确性较高,分别为80.0%、83.3%、80.0%,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AT、TTP及PI在良恶性组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组研究中30个BI-RADS-US4B级肿块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超声造影诊断灵敏度89.4%,特异度81.8%,准确性86.7%,增强MRI则分别为89.4%、72.7%、83.3%。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对常规BI-RADS4B级肿块均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两者诊断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超声造影形态学特征对BI-RADS-US4B级肿块的诊断价值较高,而在增强MRI诊断中动态强化参数及曲线类型则更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