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caonisb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限责任公司中由于隐名出资而引发的纠纷频频发生,而“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作为所有相关纠纷的基础性问题也在司法实务界和理论学术界引起广泛探讨。《公司法解释(三)》的出台为隐名出资纠纷的相关裁判提供了指引,然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相关法条间存在冲突的情况使得司法实践中涌现出大量“同案不同判,同判不同理”的现象。这不仅降低了司法公信力,也使得相关当事人对于自己的法律地位无所适从。与司法实务界相对应的理论界对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形式标准说、实质标准说、内外区别说、修正的形式标准说等多种学说众说纷纭。然而各种学说都有其理论不严密和内部逻辑不能自洽的情况出现,使得通说难以形成,更无法直接指导司法实践。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不仅仅是司法实践中“认定”的问题。所谓“股东资格确认之诉”解决的不是“谁应该是股东”而是“谁本来就是股东”的问题。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整体思路可以尝试转变为看他是否以及在什么时候取得股东资格。顺着这一研究思路,笔者从股东资格取得过程中分析出股东资格取得的两大要件:“民事主体向公司作出其欲成为股东的意思表示”和“公司其他股东接受该民事主体为股东”,并将这两大要件作为评判标准,界定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就隐名出资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和分析。通过对隐名出资的概念、特征分析,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同时指出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就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立法和司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公司法解释(三)》的不完备之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司法实践中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尴尬现状。第三章将视角投向域外,观察比较法上对于类似问题的处理路径。本文将指出,虽然比较法上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类似问题均有相应的解决规则,但由于法律体系和法律传统不同,域外法制很难直接为我所用,因而需要我国学者就本土问题寻求适合本土的解释方略与处理规则。第四章就我国关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各种学说进行分析。本文将表明,既有的各种学说无论是实质标准说、形式标准说、修正的形式标准说还是内外区别说,均存在漏洞,难以完满解释隐名出资法律关系中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这一问题。第五章尝试从股东资格取得入手来探讨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问题。通过对股东资格取得过程的公因式提取,确定了股东资格取得的条件。将隐名出资人是否符合股东资格取得条件作为判断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的标准。在该标准下以“谁向公司作出欲成为股东的意思表示”和“公司其他股东接纳谁为股东”两个问题考查隐名出资中谁是公司股东的问题。第六章在对隐名出资情况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上一章提出的标准具体分析在各种类型的隐名出资中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同时,对隐名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公司外部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2013年10月5日至2013年11月13日四川省阿坝州狮子坪库区二古溪发生山体变形,损毁国道317线。通过对二古溪变形体进行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地质钻探工作,发现其致灾因素主要为
大学生作为引领整个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
drupa1995后,印刷发展正式进入一个新纪元。因为往后的15年间,CTP确实给印刷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过去10年,中国印刷业的CTP由最初数十 drupa1995, the printing developmen
传统施工中基础开挖有多个基坑部分相互重叠、剪切时的测量放线始终困扰现场技术人员,文章分析了使用传统方法测量放线的弊端,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应用BIM技术辅助基础造型精准开挖过程中所带来的准确、可视化及施工成本的节约。
文章针对黔张常铁路沿线顺层地质构造路基边坡滑塌整治难题,通过对线路地质补勘和现场调查,分析山体滑坡产生机理及其发展趋势,进而厘清边坡发生滑塌原因。比选了滑坡体整治
文章针对超厚筏板基础钢筋层数多、自重大的特点,采用角钢和钢筋组成支撑构成筏板基础钢筋施工支撑体系,BIM技术辅助,重点阐述支撑体系设计、受力验算、施工流程,经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