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及过表达ZmCPP2玉米耐旱性表型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wq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PP(Cystein-rich polycomb-like protein or Tesmin/TOS1-like)是一种小型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研究表明CPP基因可以参与植物体内的胁迫响应过程。同时,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研究表明玉米CPP转录因子—ZmCPP2可以增强玉米的抗氧化防护。为了进一步阐明ZmCPP2基因在玉米响应胁迫中的作用机理,ZmCPP2玉米突变体材料的构建变得十分重要。近些年,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此方法的转化率比较低。因此,本文通过构建ZmCPP2过表达玉米,首先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体系,并初步分析了过表达ZmCPP2玉米的抗旱性,获得以下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菌液浓度(OD600)、真空渗透压力(MPa)、真空处理时间(min)和乙酰丁香酮(AS)浓度(μM)是影响玉米茎尖遗传转化效率中最重要的四种影响因素。用单一变量法分别对这四种因素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优化,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OD600为0.65、真空渗透压力为0.05 MPa、真空处理时间为3 min和AS浓度为150μM时分别具有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随后,我们分别将优化的这四种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玉米茎尖遗传转化时发现最终的出芽率约为10.6%、阳性率约为8.7%,虽然最终的遗传转化效率没有呈现倍数性的增长但是与单因素变化相比有更高的遗传转化效率。所以,菌液浓度OD600为0.65、真空渗透压力为0.05 MPa、真空处理时间为3 min和AS浓度为150 μM为最佳的遗传转化条件。另外,在三叶期时,通过对玉米喷施不同浓度的除草剂Basta,发现75 mg/L的Basta为此时期的最适筛选浓度。为了确定是否成功获得过表达ZmCPP2玉米材料,对遗传转化的玉米植株进行除草剂Basta筛选和PCR检测鉴定,证明ZmCPP2已经成功整合入玉米基因组中,获得了 T0代ZmCPP2过表达玉米植株以及T1、T2代ZmCPP2过表达玉米种子。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证明ZmCPP2基因和ZmCPP2蛋白在ZmCPP2过表达玉米中有较高的表达量并且能稳定过表达。对ZmCPP2过表达玉米进行干旱处理,在干旱胁迫下观察其生长表型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对ZmCPP2过表达玉米幼苗进行自然干旱处理7 d并复水后,ZmCPP2过表达玉米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同时测定了干旱胁迫下ZmCPP2过表达玉米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泄露率发现,在干旱胁迫下,ZmCPP2过表达玉米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泄露率明显少于野生型。以上结果表明,过表达ZmCPP2可以显著增强玉米对干旱的耐受性。
其他文献
水稻早期叶片盐胁迫的快速、无损、精准监测识别,可为水稻的田间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对降低盐胁迫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有着积极意义。本研究基于2个水稻试验季的不同生育期品种的水稻桶栽水培试验,分别获取了水稻单叶光谱反射率光谱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光谱,同步测试了盐胁迫下水稻叶片的生物学参数,阐明了水稻叶片生物学参数、光谱反射率和SIF荧光光谱对于盐胁迫的响应规律,构建了盐胁迫下水稻叶片的SIF产量指数
学位
水稻(Oryzasativa)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克隆水稻发育及耐逆调控基因,并研究其机理对培育高产耐逆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已有研究证明 MOS1(MODIFIER OF snc1,1)和 CHR5(Chromatin Remodeling 5),均在生殖发育和耐逆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MOS1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OsMOS1
学位
四倍体小麦(tetraploid wheat)穗分枝性状表现为在护颖(glume)和外稃(lemma)间形成侧生支穗轴并着生多个小穗,显著增加了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为了对四倍体小麦穗分枝性状进行遗传解析,前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3个位点控制四倍体小麦穗分枝性状基因位点,其中定位于4A染色体的WRS基因(510.37-545.23 Mb)是控制侧生组织命运的关键基因。为了精确定位该基因,本研
学位
大豆[Glycine max(L.)Merr.]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大漫长的生长期内,常年遭受严重的虫害侵袭,尤其是暴食性食叶害虫斜纹夜蛾。虫害在造成大规模减产的同时,还引发农民生产成本增加,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连锁问题。有效减少和预防虫害成了能否稳定大豆生产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大约在5000年前,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被人类驯化为栽培大豆种植。栽培
学位
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适量施钾不仅有利于小麦产量的形成,而且对小麦品质有重要作用。钾在小麦体内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调节渗透压、协同硝酸根离子的运输、保证同化产物的正常运输等等。作物钾素监测手段包括外观分析、理化分析、图像分析、光谱分析等。其中光谱分析有潜力定量、快捷、准确地监测钾营养。但是,目前在光谱监测作物钾素方面的研究,监测模型相差较大,作物钾素营养的重要波段还在探索阶段,其中机理
学位
在植物中磷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营养元素,不仅是植物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还参与细胞中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信号传导、酶促反应等。在自然界中,植物为了适应低磷胁迫环境,其自身进化出了一系列适应性机制,包括转录因子的转录水平调控和转录后的蛋白调控。WRKY转录因子和SPX蛋白已在多种植物中被报道参与磷饥饿响应的信号转导,但是有关WRKY转录因子和SPX蛋白在大豆磷代谢及磷平衡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研究
学位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需要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株型是指与作物产量有关的一组性状,主要由株高,分蘖数,花序形态,分蘖角度和叶夹角等决定。DDM1是SWI2/SNF2家族的染色质重塑因子,参与维持基因组DNA甲基化,在调控基因表达上发挥重要作用。本硕士论文主要研究水稻DDM1突变后对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和转录水平的影响,以及其调控水稻株型的分子机理。1
学位
禾谷镰孢菌是一种真菌性病原菌,其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已成为最具破坏性的玉米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通常情况下,通过杀菌剂化学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和生物防治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防治,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使禾谷镰孢菌产生耐药性,且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培育抗病品种成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玉米生产方向,而解析茎腐病抗性机制则是培育抗性品种的基础。玉米茎腐病抗性是由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共同调
学位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谱在DNA甲基化建立、维持以及去除的动态调控中最终形成。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YJ(YJ11-3F)株系进行诱变筛选,我们最终得到YJ myb13与YJ suvr5这两株稳定低荧光突变体。通过对MYB13(myb domain protein 13)和SUVR5(SU(VAR)3-9-RELATED
学位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中国,是一种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盐害作为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对大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并会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的降低。因此,挖掘大豆的耐盐基因并了解其耐盐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培育耐盐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植物耐盐性是一种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利用传统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