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光电催化水分解界面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使获取新的可替代能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近些年,利用光电催化剂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人们对光电催化水分解过程中光生载流子在体相中的激发,传输,复合以及在光电极/电解质界面的交换行为还未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这些动力学过程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兼具薄层池及超微电极的特点,使其在测试中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的质量转移速率,能在稳态条件下研究界面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基于SECM的独特优势,我们采用SECM反馈模式研究了不同类型光电催化剂在光电催化水分解过程中的界面动力学过程。实验所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对催化机理的研究与催化剂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实验内容如下:首先,我们探究了BiVO4在光电催化水分解过程中的再生过程与光生载流子在光阳极/电解质界面的复合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系统研究了助催化剂/BiVO4光阳极复合体系的再生动力学行为与光生电荷的复合行为(助催化剂包括Ni-Fe-LDH、RuOx、CoPi)。实验发现助催化剂极大抑制了光电催化剂光生电荷的界面复合过程,最终阐明了助催化剂提高BiVO4(光电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原因。在研究氧化物半导体光电催化剂的基础之上,我们系统研究了新型半导体材料石墨相氮化碳(g-CN)在光电催化水分解过程中的再生过程以及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过程,从动力学的角度揭示g-CN催化性能较差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g-CN的光电催化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不确定型时序多属性群决策的新问题,并选用区间数处理方法对不确定型时序多属性群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能同时兼顾线性算子与非线性算子特点的区间数组合加权平均
为优化多孔介质燃烧器设计,考察了多孔介质的物性参数对稳定燃烧速度极限的影响.建立了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多孔介质内燃烧的二维数学模型,在FLUENT软件中加入自定义编程,用
饮水免疫省时省力,不干扰鸡群正常活动,避免了应激,在养鸡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不是所有的疫苗都能采用饮水免疫,采用饮水免疫也不都能起到应有的预防效果。进行饮水免疫应注
牛误食青杠叶幼芽、嫩叶和新枝可发生青杠叶中毒,其毒性成分为青杠叶中的一种水溶性没食子鞣酸。中毒牛以出现消化障碍,体躯下垂部位水肿,体腔积水为主要特征。1临床症状牛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