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上的嬗变,原有的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时代的洗礼与自身的变化和重组。后现代主义便在这种情况下粉墨登场。
后现代主义艺术没有统一的风格,只是一种兼收并蓄、多元化的艺术现象。可改写美术史的人物少了,小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多了起来。没有了现代主义的激进,取而代之的是不温不火的反思。冷静的思考,折中的态度,后现代主义的理性色彩更浓,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不全面否定现代主义,还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现代主义的语言与结构。走的是一条中庸之路。
在后现代主义时期,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信仰危机并存。这些为社会病的滋生提供了物质与意识上的温床。任其发展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也渴求精神世界的充实。艺术在实现精神充实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版画艺术在这里充当了其中的角色之一。所以,即使版画的发展现在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它存在的价值是不容质疑的。
版画曾在现代美术史上有着一段光辉的历史。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革命战争年代对鼓舞军民斗志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广大创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为人民及时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他们对现实的关注依然值得今天的人们思考。
中国的创作木刻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历史。长久以来大黑大白的画面结构及单一的木刻形式使版画在语言上显得单调。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推广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在木刻自身的语言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王公懿的木刻组画《秋瑾》一改以往的刻制方式,用平刀阴刻,让大面积的黑保留。手法凝练、质朴。康宁先生致力于灰调木刻的研究,为版画语系再添新的语种。在套色木刻方面,王华祥“向极具象,极写实,极理性,极技术的方向发展”。他取消了主版与色版的界限,作品面貌焕然一新。
时代的发展变化也让版画艺术受到波及。这是一个被图象包围的世界。摄影、电视、电影给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有了更多、更便捷享受图象资讯的选择。这些真实可信的图象与写实主义艺术争夺市场。版画艺术也同样不能免受其难。
由于版画的技术性强的缘故,在版画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对它的影响显而易见。纵观其历史,总是在科技发展到已经解决了版画所需的技术之后,版画才从其原来“复制”功能转向艺术创造。当然也不乏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技术更新所作的努力。艺术属于上层建筑,便有艺术家以此自居,羞于谈论技术。然而,艺术与技术是无法割舍的主仆关系。三版对技术要求更高。很难想象一位对三版一无所知的人能创作出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来。除非他实行“产品加工”,一切由他人代劳。
在国际重要的大型版画展中,版画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独幅版画、电脑版画、摄影制作的版画,甚至部分绘画与版画结合的作品也被接纳。版画的界限被突破了,画种的界限同样也被突破。这显然是版画在观念上更新的一个信号。这既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版画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大的包容性为版画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版画逐步走向综合成了一种必然。
在版画走向综合的路上,如何面对种种诱惑而不浮躁以保持内心的纯净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