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代中国文艺中的北京想象呈现出特殊的风貌,总的说来,它历了一个从“我的北平”到“毛主席的北京”的转变过程,在此张力作用下的北京想象呈现出三种图景:一方面,怀着各自心境迈入新时代的“旧知识分子”们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国家意识形态对思想与灵魂的改造,从而表达出从“古都”到“新都”的“北京转型”,来承载新政府亟待转喻的革命意识与集体认同,但字里行间的彷徨与寂寥却欲说还休;另一方面,沐浴着党的“恩泽”、伴随着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一批“社会主义新人”,则积极投身到整个国家不同代人同样急于制造出的红色幻想中去。两股想象的洪流在1950年代末大跃进民歌运动中汇聚到一起,终与最广大的群众共奏出社会主义首都形象的统一合声。1950年代中国文艺中的北京想象的形成既源于多方位复杂而深层的焦虑感,还出于对“北京”的解释权的争夺,同时也起到了改造知识分子话语的作用。
各章的内容大致如下:
引言部分首先解释了何谓“北京想象”,同时讨论了“想象”这一概念在城市文化研究领域的使用情况,以及探讨1950年代中国文艺中的北京想象的可能性。并针对当下学界对于“文学中的北京”的研究情况,初步提出了本文的总体观点。
第一章主要关注以沈从文、何其芳、老舍等作家作品为代表的一类北京想象。指出在1950年代里,他们的相关创作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并以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等作品为例,分析这一类北京想象是如何被包装成符合意识形态需求的城市文本的。
第二章主要论述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对新中国首都的想象性表述。它体现出王蒙以北京来想象青春中国的主要风貌,同时也代表了另一类知识分子的北京想象是如何参与构建新中国的城市形象的。
第三章探讨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北京想象。这一类北京想象契合了权力话语树立新中国城市神话的要求,虽具备了推广意义上的新中国首都特质,却也完全丧失了北京的“本地”的特征。
结论部分分析讨论了1950年代北京想象的成因及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