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化以来,城市群的多中心化,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得到了验证。而随着信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到来,使得原有重化工产业体系下建立的产业技术关联逐步减弱,而在构建新产业体系目标下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产业关联成为当务之急。在以传统的重化工业体系为主要经济框架的多中心化城市群中,其主要经济资源特别是产业创新所必不可少的区域市场、人力资本、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等大多集中于中心城市,而重化工业体系的整体衰退使得其中心城市的上述资源也并不充分。因此,在推进新产业革命、强化产业创新之际,中心城市往往具有率先培育新产业的相对优势,但创新资源的不足则将迫使中心城市大力推进资源的集中和产业的集聚发展,使得其已经存在多中心化倾向城市群空间结构,再度出现单中心化的倾向。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以传统重化工业产业体系为支撑的城市群中,辽中城市群是其代表性案例,当前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从已有研究来看,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发展至今,其空间结构多中心化的演变机理与实证的研究方面仍然有继续补充之处。第一,已有的城市群概念都是根据理论抽象而简单地概括了工业化后一个工业城市如何集聚、再如何扩散到周边形成卫星城市并由此构成城市群的过程。本文所论的辽中城市群这种工业化之初就借助先天的资源优势和空间相近优势形成的、多个中小工业城市各自具有中心特征的城市群,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而事实上,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第二,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城市群发展就是一个从单中心化到多中心化的过程。但没有关注到这种从单中心集聚发展向多中心化转移的机制自身有其历史前提,而这种前提因区域异质性而往往使得特定区域会出现多中心发展后再度单中心化的倾向。这也是我们探讨辽中城市群多中心化进程中向单中心化“逆发展”现象的主要背景。为此,我们提出了探讨城市群空间结构单中心化、多中心化内在机理的理论框架。即,在区域异质性、产业异质性、不完全市场的前提下,在产业技术体系相对稳定、产业发展要素相对稳定的历史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一般包括起步阶段的单中心化、发展阶段的单中心向外扩散、成熟阶段的多中心化进程、稳定阶段的结构网络化四个阶段;这一演变过程受空间要素、产业要素、政策要素、其他要素等共同作用的影响。而当产业体系出现重大变革即出现新产业革命之际,整个城市群都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资源结构错位、新经济资源缺失的课题,这时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资源相对丰厚的城市——这个城市往往是首位中心城市——则会加速集中新经济体系所需资源,推动新产业集聚发展,从而出现单中心化倾向。这种“逆发展”现象,在首位中心城市规模优势的推动下会展现得更为显著。当然,在传统产业体系框架下的城市群内部,如果已经积累了相对较为丰裕的新经济资源,就会出现产业体系在原有框架下向新的产业体系过渡,其既有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进程受到新产业革命的影响将大大减轻,一般不会出现“逆发展”的现象。上述的“逆发展”现象,突出地体现在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近期由多中心化转向单中心化的过程中。这是因为:第一,辽中城市群目前仍然处于重化工业产业体系为主导的历史阶段。在新产业革命到来之际,一部分重化工业体系下的产业部门如汽车、飞机等,将经过智能化、高端化、网络化的技术革新而脱胎换骨或者延续生存,而从辽中城市群来看,这些产业在传统技术体系下就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当下的经济资源的集聚任务仍然存在。第二,新产业革命的到来,加之传统产业体系下经济的严重衰退,迫使辽中城市群必须加速转向新的产业体系建设,而发展新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资源严重不足,只能由相对具有资源优势的首位城市沈阳推动产业创新,于是导致整个城市群空间结构从原来的多中心状态转向以沈阳为中心的单中心化态势,出现了“逆发展”现象。对于沈阳而言,要发展传统重化工业产业中需要技术创新的汽车、飞机等产业,也存在资源不足情况,也需要集聚发展;要发展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产业机器人等新产业也需要集聚。虽然城市群里其他各城市均处于相似状态,但这些城市只是体现出在各自城市周边的一定范围内的集聚倾向,在整个城市群层面上则表现为资源向首位城市沈阳集中的倾向。这种现象,我们运用帕累托指数、首位度、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都证明了辽中城市群正在显示出不断强化的“逆发展”——单中心化特征。正因如此,不能简单理论认为多中心化,而排斥当前中心化“逆发展”现象,而应看到目前的“逆发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阶段性的。通常情况下,通过这段“逆发展”,中心城市充分扩大后,依然会出现多中心化。而为加速推进新产业体系的建设,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这种城市群单中心化的“逆发展”具有其必要性。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正确对待多中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这种“逆发展”的现象,要充分认识这种单中心化“逆发展”的存在在特定区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性;第二,在当前历史阶段,加大力度推进辽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布局,通过中心城市快速集聚推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应集聚周边城市的各资源要素,加速其单中心化进程;第三,加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周边人力资本、创新金融等要素,加速促进适于产业创新的资源集聚和创新产业的集聚发展;第四,通过政策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整个城市群的产业定位,科学规划产业体系、产业链在整个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使先发的中心城市沈阳的产业创新惠及整个区域,起到整个产业体系的骨干作用,拉动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群发展。第五,构建高度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培育交通节点,构建辽中城市群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