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选题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关于中动结构的生成研究,国外学者多围绕两种视角展开:词汇生成和句法生成。但这两种观点都难以对异名同实的各类中间结构的生成过程作出统一解释,无法说明附加语中动结构中表处所、工具的旁格论元是如何移位到主语位置、如何得到格赋值和题元角色等基本理论问题。国内学者关于中动结构的研究多以认知语法为视角,集中研究中动机构的构句限制或句法、语义特征,鲜有学者对中动结构的生成机制进行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其次,自VP嵌套理论和核查理论提出以来,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但这些研究和讨论大多集中探讨其理论框架及原则,而极少关注在新框架内如何进行具体的句法推导。最后,目前国内以VP嵌套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为框架的生成语法研究并不多见,研究多集中于双宾语结构的分析、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或中动结构同作格结构的区别,尤其缺少将理论运用于具体的英语中动结构的生成研究。因此,基于上述发现,本文尝试应用VP嵌套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在近年来句法理论研究及假设的基础上,探究中动结构如何以一种简单的运作方式运作,为英语中动结构的推导提供一个统一地生成模式。 我们对英语中动结构的生成研究表明:(1)英语中动结构的生成涉及两个移位:轻动词v触发了下层VP中的动词移位;T的不可解释的EPP特征导致内论元DP发生移位。(2)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表达式中存在一个隐含施事IMP。轻动词v选择IMP为其域外论元,并赋予它施事者题元角色。(3)附加语中动结构的语法主语通过中动词的移位得到处所、工具等题元角色。域内论元通过探针和目标的相互赋值得到格赋值。 就本文的贡献而言:第一,本研究解释了以往词汇生成和句法生成观中未解释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第二,本研究为三类英语中动结构提供了一个统一地生成模式,克服了以往研究中解释充分性不够的缺陷。第三,本研究从“经济原则”出发,简化了语言学理论,探究了中动结构如何以简单的操作方式运作,减少了句法推导中不必要的表达层次和推导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