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大量上市公司在面对主营业务低迷的情况,纷纷投资金融资产,攫取金融利润,因此实体行业的经济金融化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公司多元化和自由现金流理论,选取中国沪深A股2014至2018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消除内生性的条件下,建立多元回归的模型,研究A股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与金融行业年平均利润差和公司金融化水平的关系、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与金融行业年利润率的差距与上市公司的金融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与金融行业年利润率的差距会提升上市公司的金融化水平,文章在考虑回归模型的内生性后,结果依旧是显著的。(2)在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存在两条影响路径。一条路径是上市公司通过改善公司的资产报酬率作为中介传导来实现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与金融行业利润差对金融化水平的影响,即上市公司的股东和经理管理者,在面对所经营行业发展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通过不断购买金融资产,改善公司资产报酬率,从而提高了公司的金融化水平;另外一条影响途径是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的年平均利润率与金融行业的年平均利润率的差距导致减少公司的生产性支出,增加购买金融资产的支出,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金融化水平。(3)进一步拓展性研究发现:如果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稳定,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能够显著提升国内投资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心,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在较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即使上市公司面临着经营业务所属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存在的利润差距时,也能抑制公司的金融化水平;国有企业在面对公司所属行业与金融行业存在差距时,更加倾向于忽视金融风险,投资金融资产,攫取金融行业利润,提升公司的金融化水平;股权集中越高的公司,更容易受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通过购买金融资产获得金融利润,公司金融化的水平也就会提升;公司越是处于财务困境的情况下,越是不惜举债(提高公司的财务杠杆率),期望通过购买金融资产,增加自身还债能力,摆脱财务困境。本文从实体行业与金融行业利润差的角度结合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行为,丰富上市公司金融化动机因素的研究,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监管部门预防上市公司过度金融化、化解经营业务空心化的危机,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