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内成立第一家报业集团至今已有11年时间,期间我国大陆相继成立了40家报业集团。这11年时间报业集团化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由于报业的特殊性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报业集团化运营并非一帆风顺。笔者认为,实现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改造,其核心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因此,本文结合大众报业集团的一些改革经验,对我国报业集团化运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产权经济学的分析。对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出于舆论安全的考虑,国家对进入报业作了一些政策上的限制,这势必导致报业集团产权结构过于单一,缺乏相互制衡的产权主体,难以形成有效的产权约束机制。而封闭的产权结构则使得产权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差,不利于形成产权流动机制;2.“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定位导致的集团管理者双重身份的矛盾即: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和企业经营者身份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报业集团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不完善,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容易出现道德风险,而委托人则易于出现逆向选择;3.集团公司即母公司与下属子公司的内部产权问题。报业集团对子公司的管理是以产权为纽带的,控得太死企业就会失去活力,管得太松则出现内部人控制。本文着重就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主要是产权关系弱化引起的,其结果往往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现实性的说明和产权方面的分析之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1.在国家法规允许的条件下,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比如鼓励非主业经营子公司吸收社会资本、发展跨地区经营以加强资本的地区间流动、以互联网为平台发展文化产业等。笔者还认为应该顺应大型跨媒体集团的国际趋势,在条件成熟时支持我国报业的跨媒体经营;2.优化集团内部的产权结构,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对集团的管理者进行引导,达到最大化的激励相容;3.理顺母子公司管理关系,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规范产权代表制度,主要结合大众报业集团对两类子公司(全资或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的管控路径进行了说明。国内外对报业集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角度却不尽相同。有的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报刊的组合竞争、报业人才的培养等进行了研究;也有的从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来解释报业集团的运行机制。也有的学者对报业改革过程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了产权分析,但是对报业集团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产权分析的论文还比较少见。本文试图在理论上“抛砖引玉”,同时结合大众报业集团的一些改革经验,希望对实践也能起到一定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