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欧美膀胱癌同样为高发的恶性肿瘤,给全世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科技的发展使膀胱癌的诊断更加容易,膀胱镜检查的同时行病理组织活检可以较为明确的进行诊断。根据检查结果将膀胱癌进行分级和分期,为行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提供诊断依据。虽然行了标准化治疗,但膀胱癌因为易复发等特点,患者的预后往往并不理想,需要定期复查,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都造成巨大负担。因此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膀胱癌的预后标记物,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可靠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分子质量为340kDa,以2-4g/L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血浆纤维蛋白原生物学作用的发挥需要在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能表现出来。近年来,血浆纤维蛋白原不再只被认为在凝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炎症和肿瘤中也有巨大作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已经有文献证实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之间存在相关性,肿瘤的恶性表型也被观察到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已经被报道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独立预后因子。研究目的根据上述情况,本次研究初步探讨了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关系,通过对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随访,分析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了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院泌尿外科初次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肿瘤并行手术治疗的199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信息包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随后对199位患者进行随访。将整理的数据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卡方检验、Kaplan-Meier曲线、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的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2.87g/L的患者手术后的肿瘤复发能够被预测,并且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也相似。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2.87g/L是肿瘤复发与肿瘤相关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为诊断膀胱恶性膀胱肿瘤提供参考价值,能够为预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与癌症相关性死亡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