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很强的生态毒性。虽然PCBs在很久之前已经被禁止生产,但其持续在环境存在,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PCBs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低电导率,良好的抗热解和阻燃性,20世纪70年代前在工业生产中有过广泛的使用,但它是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可长期蓄积在环境和人体内,代谢极为缓慢,危害性很大。PCBs对水生生物有严重的毒害作用,研究表明PCBs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对水生生物的免疫系统及对其肝肾等器官均有影响。本研究选取珠江三角洲水生态系统中PCBs的残留作为研究对象,在珠三角设置19个采样断面,于2012年采集枯水期(2月)、丰水期(8月)的水样、沉积物样品,2012年11月采集水生动物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持久性有毒有机物PCBs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PCBs在珠三角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组成特征,与其他水域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渔业水域水体中7种PCBs同系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珠江三角洲水体中PCBs浓度为5.3822.11ng·L-1,平均值为10.25ng·L-1。其中PCB52和PCB180检出率均最高,而且PCB52检出浓度最高,为主要污染物,约占总量的40%,其浓度为ND(未检出)13.71ng·L-1。珠江三角洲渔业水域沉积物中7种PCBs同系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ΣPCBs在19.75110.78μg·kg-1之间,平均值为48.22μg·kg-1。其中PCB52检出率最高达100%,质量分数也最大,范围在9.9053.19μg·kg-1之间。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PCB52﹥PCB118﹥PCB101﹥PCB153﹥PCB28﹥PCB138﹥PCB180。珠江三角洲鱼类体内的PCBs质量分数在3.929.59μg·kg-1之间,平均值为5.95μg·kg-1;贝类体内PCBs质量分数为3.6214.61μg·kg-1,平均值为8.67μg·kg-1;虾类体内PCBs质量分数为7.05-9.80μg·kg-1,平均值为8.37μg·kg-1。根据USEPA的癌症风险计算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丰水期与枯水期地区居民,通过饮水摄入PCBs引起的癌症风险值分别是1.23×10-8和0.82×10-8,风险管理部门可接受的风险区间为10-610-4,因此珠江三角洲丰水期和枯水期通过饮水摄入PCBs引起的癌症风险值均远低于正常风险水平10-6,故该区域水体对人体的潜在风险效应相对较低。采用Long等制定的海洋河口沉积物化学品风险评价标准,对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中PCBs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中PCBs的ΣPCB浓度高于ERL,但低于ERM,表明PCBs偶尔会导致生物负效应。鱼类样品中的PCBs检出以四氯联苯(PCB52)为主,虾类样品中的PCBs检出以五氯联苯(PCB101)为主,贝类样品中的PCBs检出则以与六氯联苯(138)为主。因此,在渔业水域环境中可以以鱼类评价四氯联苯的污染状况,并且在所检测的不同鱼类中,鲮鱼对四氯联苯的富集能力较其他鱼类强,因而可采用鲮鱼作为监测四氯联苯污染的指示物种;可以以虾类评价五氯联苯的污染状况,并且在所检测的不同虾类中,罗氏沼虾对五氯联苯的富集能力较其他虾类强,因而可采用罗氏沼虾作为监测五氯联苯污染的指示物种;以贝类评价六氯联苯的污染状况,并且在所检测的不同贝类中,河蚬对六氯联苯的富集能力较其他贝类强,因而可采用河蚬作为监测六氯联苯污染的指示物种。虽然所采集水生动物体样品PCBs含量均远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但所检测的水生动物体已普遍受到PCBs的污染,且不同的水生动物对PCBs的富集能力不同,总的看来:贝类略大于虾类,而明显高于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