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继东汉以后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二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翻译的佛经,相对于东汉时期而言,无论是在译经的数量,还是在译经的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提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不再像东汉时期的汉译佛经那样读之给人以生硬、晦涩之感,而是注重词汇的选择和经文的修饰,以求在佛理的阐释和行文的风格上更接近于佛经的原貌。本文选取这时期汉译佛经作为研究对象,拟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叙事学的方法,对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以讲述本生因缘故事为主的佛教经典进行叙事分析,以寻找和总结它们在叙事上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全文共分四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汉译的概况,近现代以来学术界对汉译佛经的研究状况,汉译佛经文学的界定和文学性内涵的分析,以及对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叙事学在中西方的发展过程和异同的简要回顾,从而为本文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是阐明汉译佛经中本生因缘故事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它们的出现与古印度社会流行的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的思想息息相关。而佛教在吸收这种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轮回业报观念。本生因缘故事就是在轮回业报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第二章重点从叙事视角方面分析本生因缘故事存在的诸种叙事角度。本文以佛陀的视角为参照点,从而分为以经首语所暗示的全知视角,佛陀作为故事角色的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和第一人称见证人视角,以及多种视角的组合和转换对佛经叙事的作用。第三章重点分析本生因缘故事的叙事时空。由于本生因缘故事属于虚构创作,因此,在故事情节中,时空幻化、时间的扭曲和变形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佛经通过倒叙、预叙等手段,为故事叙事增强了悬念,也增强了佛经故事的神异色彩。第四章分析的重点是本生因缘故事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有表层的机理结构和深层的哲理结构之分,本章将从本生因缘故事所共有的三段式的表层结构入手,以深入到为佛教轮回业报思想所统摄的深层哲理结构的探讨。结语部分总结本生因缘故事的叙事特点,同时提出汉译佛经文学中的另外两种重要的类型:佛传文学和譬喻文学,简要介绍它们在叙事上特色。但无论是本生因缘文学,还是佛传、譬喻文学,它们都是在佛经因果叙事的思维模式下进行故事叙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