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状亚历山大藻衰亡时期的生理与分子调控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严重,赤潮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危害程度日益增加,赤潮研究已经成为了全球研究热点,尤其是对赤潮爆发的研究,而关于赤潮衰亡的报道却相对较少,关于赤潮衰亡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就更少了。本文研究了链状亚历山大藻对数生长、衰亡期、高氮磷比、低氮磷比条件下的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DNA降解、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衰亡期、高氮磷比、低氮磷比条件下链状亚历山大藻可溶性蛋白、GSH含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下降;SOD活性(低氮磷比条件除外)、H2O2、MDA含量上升;端粒酶活性和DNA Ladder随着藻细胞生长而变化,并在衰亡时期,出现了明显的DNA Ladder。研究结果显示链状亚历山大藻衰亡过程的反应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受阻或降解,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MDA,H2O2等),抗氧化系统被激活,GSH等非酶抗氧化物质被大量消耗,SOD等酶抗氧化物被激活;另外表现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下降;同时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诱发了细胞凋亡,核酸内切酶被激活,选择性降解染色质DNA。推测低氮磷比、高氮磷比条件均可以加快藻细胞的衰亡的生理过程,链状亚历山大藻的赤潮衰亡是一种有序的死亡过程。同时本实验根据链状亚历山大藻的转录组测序结果,选取了两个与生长调控相关的基因:泛素(Ub)、端粒酶基因(Telo);获得它们的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得到同源序列,设计引物,提取延迟期、对数期及高P、高Mn诱导下的对数期和衰亡期的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两个基因在不同时期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泛素基因在衰亡时期表达明显下降,我们推测赤潮消亡时,泛素基因表达量下降,蛋白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抑制因子和cyclins降解受阻,阻碍细胞分裂,细胞数下降;端粒酶基因表达也在衰亡时期明显下降,与之前生理试验中端粒酶活性表现出来的趋势一致,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阐明亚历山大藻衰亡的机理,从而也为研究赤潮衰亡的机理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据《华夏日报》报道,上海期货交易所纸浆期货的立项申请已于近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据了解,2014年4月中国造纸协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
学位
塞内加尔的西坡村庄(Sipo Village)有位现在仍然在位的女王(Queen Sipo),旅客可以通过当地旅行社安排,拜会女王。  临行前,通谙英语的土著德麦鲁向我们交代了一些晤面的细节:  “乍见时,女王会吻你左右面颊,这是她的外交礼仪。千万不要单刀直入问她有多少个孩子,因为根据当地风俗,把孩子的数目明确地告诉别人,是会给家族带来厄运的;所以,你只能婉转地问她有几根手杖。”  西坡村位于河的
期刊
卵叶喜盐草(Halophilaovalis)是一种生长于亚热带近岸与浅海中的单子叶高等植物,为中国亚热带海草群落的优势物种,在近海岸成片或点状分布形成海草床。海草床是滨海三大重要
蓝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可贡献高达80%的初级生产力。噬藻体专指感染蓝细菌的病毒,其通过裂解宿主和基因整合等方式,调控宿主的群落结构及促进宿主间基因交流,
学位
随着人类科技向海洋的进展,海底边界层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重点区域。沉积物——水界面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界面,界面上溶解氧含量与分布的测量对于了解生物扰动的复杂作用
微型鞭毛虫是海洋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自养类群是海洋初级生产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异养类群则是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主要摄食者,因此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