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炯是初唐文坛的重要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四杰是活跃于初唐诗坛的一个影响深远的作家群体,他们一扫齐梁以来的浮艳纤弱之风,倡导革新,正如胡应麟在《补唐书骆侍御传》中所评“先是唐起梁陈衰运后,诗文纤弱萎靡,体日益下。宾王首与勃等一振之,虽未能骤革六朝余习,而诗律精严,文辞雄放,滔滔混混,横绝无前。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以四人者为之前导也。”杨炯作为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以革除诗坛浮靡之习为己任,,以对上官体批判的姿态,从狭窄的宫廷天地引到广大的市井,从狭小的台阁到山川边塞,开拓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新的生命,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为扭转自齐梁以来以丽缛为美的审美风格和缺乏真挚情韵的创作倾向,冲破上官体束缚,开启清新刚健诗风,为盛唐诗歌巅峰的到来贡献卓著。本文主要以杨炯的诗、赋、序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存资料,在前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杨炯的文学革新思想以及诗歌文赋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探讨杨炯诗歌、文赋的思想性,风格论,艺术性,革新性,厘清界定杨炯在“四杰”中乃至在初唐诗坛中的地位及影响。无疑,杨炯是初唐诗坛第一批改革者之一,他以其创作实践和理论的阐释占有一席之地,功不可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王勃集序》,是除旧革新的号角与宣言,更是变革理论的纲领与总结。杨盈川不仅以边塞征战诗闻名,其存世的赋八篇,序十二篇,表,碑文十四篇,铭表、墓志、行状等十七篇,除部分应邀之作外,皆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准和艺术价值。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4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