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尊是自我结构的核心成分,它对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个体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青少年自尊的研究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过国内外学者的探讨,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学业成就背景下,探讨自尊的心理和行为功能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试图以中学生为被试,探讨自尊与自我妨碍、自尊与习得性无力感等行为策略的关系,分为以下四个研究:研究一,采用问卷研究,调查567名农村中学生(初二和高二)在一般情境下的自尊水平、学业自尊水平、自我妨碍策略和习得性无力感策略的运用状况,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和习得性无力感都是中学生在学习中的运用策略;(2)自尊和学业自尊显著正相关,自我妨碍和习得性无力感显著正相关,自尊和学业自尊均与自我妨碍、习得性无力感显著负相关;(3)学业自尊并没有在自尊和自我妨碍、习得性无力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自尊是自我妨碍的最显著预测源,学业自尊是习得性无力感的最显著预测源。研究二,采用模拟情境的实验研究,验证研究一自尊与自我妨碍在具体评价反馈情境下的关系,以126名中学生(初二和高二)为研究对象,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以智力测试的反馈成绩为刺激情境,研究不同自尊水平被试在接到不同反馈后的情绪和自尊水平等变化以及行为的自我妨碍的采用状况。结果表明:(1)成功情境下,高低自尊者的情绪反应和自我价值感等均无显著差异;失败情境下,高自尊者的自我价值感比低自尊者显著高。(2)在评价情境下,男生比女生、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更易采用行为的自我妨碍策略;(3)性别和自尊水平、年级和自尊水平在自我妨碍上有交互作用,低自尊男生的自我妨碍倾向性高,高二低自尊男生更易采用自我妨碍策略,初二低自尊女生更易采用自我妨碍策略。研究三,采用真实自然情境的实验研究,验证研究二,然后结合研究一、二、三对自尊的测试,考察自尊的稳定性及其与自我妨碍、习得性无力感的策略的关系。以126名中学生(初二和高二)为研究对象,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以考试成绩反馈与自己的预期是否相符作为刺激情境。结果表明:(1)成功情境下,高低自尊者的情绪反应均无显著差异;失败情境下,高低自尊者的情绪、自我价值等有显著差异。(2)高自尊者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不易受情境改变,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易受情境影响;(3)个体自尊越不稳定,越有自我妨碍和习得性无力感策略的倾向性;(4)自尊水平和自尊稳定性对自我妨碍和习得性无力感都有影响。研究四是采用真实自然情境的实验研究,考察不同自尊稳定水平被试在面临评价性威胁时他们的自我妨碍的倾向性,同时本研究数据作为前几次自尊稳定性测试的可信性的检验。以62名中学生(初二)为研究对象,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以考试成绩反馈与自己的预期是否相符作为刺激情境。本研究得出:(1)在面临评价性威胁时,男生、低自尊者、高焦虑者更易采用自我妨碍策略;(2)进一步验证了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不稳定自尊比稳定自尊个体的自我妨碍倾向性更明显。最后,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了讨论,并对本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同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