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了伟大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主义的土地所有制之后,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动,主要就是组织个体农民实现合作化和合作经济的发展变化。因此,我国农村经济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合作经济发生、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对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途径。如何发展农村合作经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的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试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农村合作制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期间,有过成绩面前的光荣,也有过失误后的反思,构成了一部曲折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的历史。本文记叙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航程。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曲折发展的历史,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认真总结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农村改革30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新鲜经验,要坚持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体农民的共同富裕,必须遵循的十项基本原则。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寻求农村合作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