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腈纶废水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的低聚物和丙烯氰(PAN和A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具有毒性的CN-。因腈纶废水的上述特点,使现有处理工程出水很难达标排放,给废水排放地造成了较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腈纶废水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的低聚物和丙烯氰(PAN和A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具有毒性的CN-。因腈纶废水的上述特点,使现有处理工程出水很难达标排放,给废水排放地造成了较重的环境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用生物膜法厌氧/好氧工艺处理腈纶废水,并研究工艺的影响因素及运行参数。本试验采用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工艺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厌氧水力停留时间(HRT)控制在30h时,COD与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23.22%、37.57%,BOD5/COD的比值降低17.96%。当好氧的HRT控制在24h、气水比为40:1时,COD去除率56.7%BOD5去除率达95%以上。当工艺总HRT控制在54h、气水比为40:1时,COD去除率达62%以上,氨氮去除率仅为11%,特征污染物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丙烯腈(AN)的去除率接近100%,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针对此腈纶废水建议厌氧HRT控制在30h;好氧HRT控制在24h,气水比控制在40:1。通过电镜和显微镜对各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种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了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工艺内微生物特点。厌氧池内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好氧池内以丝状菌为主,并且好氧池内微生物相较多,形成较长的生物链。系统以A/O方式运行时,回流比对T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当回流比为300%,系统对TN的去除率仅由不回流时的15%升高至18.58%。对比研究了中试验装置与实际工程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比发现,中试装置出水各水质指标中只有氨氮和总氮高于实际工程。中试装置对有机物和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实际工程。本试验的研究成果对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工艺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对于吉林化纤厂腈纶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有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对伊犁的那拉提和雅玛图两个地名的词源和解释几成定论。那拉提为"有太阳的地方",雅玛图为"有山羊的地方",众口一词,无有歧疑。本文从历史、地理、民族、语言诸多角度,重新审
目的:大鼠胚胎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的体外培养和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法结合从孕13.5天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转
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我党对县域经济也给予了足够的认识,十七大在发展过程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
利用工业原料和化学试剂配料制备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对不同C3S、C4A3S和C4AF矿物含量的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与粉煤灰、矿渣混合材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结
本论文主要来源于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山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和云计算实验室的合作项目:广告增强系统工程。本文在实验室和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合作的分布式图像检索平台iSimilar基
目的探讨模拟急救演练在重症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神经科护士进行重症脑卒中模拟急救演练,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应急急救措施,提高危重脑卒中患者的
近年来,随着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贫细杂散”的特点逐渐明显,加之我国对此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于国外水平,如何实现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有效分离成了选矿行业的主要技术问
目的 :探讨传统中药阿胶目前炮制研究的现状。方法 :以近二十年文献及资料为依据 ,查阅整理。结果 :和传统切制炮制相比 ,阿胶的现代炮制工艺和方法都有较大的改革和改进。结
目的:建立本室实验动物正常生理数据的历史性对照,是评价毒理学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方法:收集整理了本实验室近1年来30d喂养试验320只SD大鼠的相关数据,用PEMS软件统计了体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柔性衬底上的制备是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柔性显示对封装材料的要求,综述了柔性衬底材料的种类及研究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聚合物柔性衬底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