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北伐告竣,全国基本统一,军政结束,训政开始。“以党治国”“以党统政”“以党统军”的原则确立后,党政军机关次第成立。党权凸显是训政新制的特征之一,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格局。新政府试图有所作为,树威立信,遂取径禁烟,缘于其见效快、得民心,总理遗愿言犹在耳,1929年国际禁烟会议召开在即。民国以降,禁烟政策迭变,因烟土为财政、军费重要来源,利润颇丰,遂各方均有插手,以致烟患久除不去。其中,党政军要员吸烟、运烟、贩烟饱受诟病。1928年11月,全国禁烟会议在南京召开,党国要员、社会贤达纷纷表态,以示禁烟决心。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的禁烟言论成为推动禁烟新政的关键。会上,调验军政要员吸烟、运烟成为焦点,陈调元、杨树莊、赵丕廉等被检举,蒋力主查办。作为查缉烟毒的主力,军警宣称厉行禁烟,以附和公意。然而,新制新规之下,军警的私运私贩行为则需综合考量。全国禁烟会议结束后第11天,轮船招商局江安轮携烟土2万两,由汉至沪。军警缉查过程中,发生争执。该案持续发酵,牵连众多党政军机关、人员,其涉及的武装运土、劫土邀功、扣押新闻、沪市公安局长停职、张之江请辞等问题反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党政军之间的权益之争。面对此案,训政体制下的党国要员噤若寒蝉,沪市党政军机关反应不一,舆论媒介、社会团体持续聚焦,纷请严办。因缘重重阻碍,国府调查及司法审判不了了之,沪土案变成“糊涂案”。此案之后,长安轮、江大轮运土案接踵而至。禁烟新政推行以来,全国禁烟形势依然严峻。研治此案与新制新规的关联,应从整体着手,打破固有观念,关注中央与地方之间、党政军之间的博弈互动,深入时境,前后左右仔细剖析,以洞察训政与禁烟新政之间的微妙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