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延安《解放日报》的农民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构的农民形象,并对些塑造农民形象的文本进行话语分析,以获取延安《解放日报》动员农民参加生产和革命的话语机制及内在逻辑。首先,本文梳理出建党以来报纸对农民形象建构的脉络。对建党早期、中央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的农民形象建构进行概括,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农民被建构的状态。为本文的重点论述理清其所处的历史语境,增加本论文的层次感和历史厚重感。其次,对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有关农民的报道进行分类分析。当时边区农民问题主要是生产问题、妇女解放问题和二流子改造问题。首先是分析《解放日报》建构劳动模范的典型性,然后分析他们的集体性。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意义上的英雄,而成了一种集体意义上的榜样,被政治化了。此时对劳模的集中报道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从几位非常有名的“假劳模”报道上可以看出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延安时期也是妇女解放的伟大时期,妇女形象受到新观念的启发,呈现出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革命意识。可以说妇女解放推动了革命的胜利,革命也促进了妇女的翻身,二者相得益彰。最后对《解放日报》塑造的二流子文本进行解读。有一个大致的脉络:二流子是个难题——改造二流子的宣传——二流子的转变。再次,对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上有关农民的消息、社论、通讯及其他文体的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尤其是《延安座谈会上的谈话》之后的农民报道。在背景材料的辅助下,对农民形象建构中的阶级话语和民族话语是如何呈现的,细致地解读文本并梳理出其建构的方式及之间的联系和冲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民族主义是最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意识形态,农民形象的呈现必然受此意识形态的左右。它是农民形象建构的内在驱动力。而阶级话语则是农民形象建构的一个立足点。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之间的相互转换的重复塑造使得延安时期农民所具有的双重觉悟。最后,总结知识分子与农民关系变化的背后原因。解读延安时期,在政治和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双向启蒙的互动关系。《讲话》之后,文艺界知识分子进行自我反省,纷纷下乡,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农民语言。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心态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农民形象建构。期间形成的关系模式特征及其对建国后中国知识分子塑造农民形象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文本本身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行探讨,在文本的复杂面貌中寻找阐释多样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