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在一系列食品污染事件中,微生物病原菌引起事件的约占80%以上。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革兰氏阴性嗜盐细菌,隶属弧菌科中的弧菌属,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肠炎致病菌。这种病原菌在许多亚洲国家的海产品中常见,包括中国、日本,并且在美国也是公认的海产品引发肠胃炎病原致病菌。 目前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控大部分都处于活菌研究状态,亚致死致病菌的检测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研究检测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而作为水产品主要致病菌的副溶血性弧菌对于各种环境条件很敏感,在水产品运输或者储存过程中易发生亚致死损伤。而携带着亚致死损伤状态下副溶血性弧菌的水产品所处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副溶血性弧菌会发生复苏,对水产品,尤其是生食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因此,生食水产品中主要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的亚致死损伤状态的研究十分重要,本论文中我们摸索不同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损伤的最适宜研究条件,并选择了最适宜亚致死损伤状态复苏条件范围,从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损伤和复苏后的特性,研究亚致死状态下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潜在致病危害。 本课题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1.副溶血性弧菌的亚致死损伤条件的研究 本章节中,通过运用传统的亚致死损伤(TCBS)检测法、改良的双层平板(DLAP)法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VpBJ1.1997细胞的亚致死热损伤情况进行了检测,包括亚致死热处理、不同的盐浓度条件、不同浓度的溶菌酶处理,确定了VpBJ1.1997的最高亚致死损伤的温度、盐度和溶菌酶浓度。同时运用了扫描电镜对正常状态和亚致死热损伤状态下的副溶血性弧菌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亚致死热损伤的部位与程度,以便为进一步的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损伤的研究奠定基础。 2.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热损伤复苏条件的研究 本章节中,通过运用传统的亚致死损伤检测法和改良的双层平板DLAP(Double layer agar plate)法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确定了VpBJ1.1997的最高亚致死热损伤的温度。首先运用液体法对不同温度条件细菌复苏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合传统的亚致死损伤检测法和改良的双层平板DLAP法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VpBJ1.1997细胞的亚致死热损伤的复苏情况进行了检测,并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不同复苏时间副溶血性弧菌的形态特征。同时运用相同的方法,也测定了不同盐度条件和pH值条件下的副溶血性弧菌复苏生长曲线,解析总结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最适宜的盐度和pH值范围。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的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损伤的机理研究和检测方法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热损伤状态复苏特性的初步研究 该章节中主要目的是研究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损伤和复苏后的生长特性和蛋白质、核酸损伤情况,并观察损伤后细菌的形态特征,检测损伤和复苏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致病基因。运用液体法对副溶血性弧菌VpBJ1.1616和VpBJ1.1997的亚致死热损伤和复苏后菌株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菌液离心后上清液测定 OD260nm和 OD280nm用以检测核酸和蛋白质流失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各状态下细菌的形态特征,并对正常状态、亚致死损伤状态和复苏后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生理生化和致病基因的检测。试验结果发现,损伤后的菌株迟滞期长、核酸蛋白质流失与正常细菌有显著差异(P<0.05),而复苏与正常菌株生长情况相近、核酸蛋白质物质流失没有明显差异。损伤的副溶血性弧菌表面有明显地破损,赖氨酸脱羧酶和明胶酶发生了可逆的变化,而鸟氨酸脱羧酶和阿拉伯糖代谢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但是致病基因与正常菌株基本相同。通过对损伤和复苏后各种特性的研究发现,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损伤后形态发生变化,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改变,可是依然具有致病性。这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亚致死损伤状态和食品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