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是辐射损伤的重要靶器官,辐射造成肠道损伤包括肠道上皮细胞和肠道粘膜免疫细胞的损伤。肠道隐窝干细胞是辐射敏感细胞。电离辐射后,肠道上皮细胞受损,发生坏死和凋亡,肠粘膜坏死脱落,肠绒毛裸露,大量体液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电离辐射造成存活的肠隐窝干细胞数量减少,同时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受到抑制,致使肠上皮修复困难。另一方面辐射造成肠道粘膜免疫细胞的损伤,使其功能抑制,加之肠道机械屏障损伤所致的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内大量毒性物质入血,细菌移位,造成严重的肠源性感染,继发多器官功能不全(MOSF),后者是急性放射病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肠上皮与肠粘膜免疫系统之间并非孤立存在的,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和紧密接触的方式,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随着严重创伤后,肠源性感染研究的深入,对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临床恶性肿瘤的放化疗中,肠道损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寻找辐射后促进肠道修复的新措施,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IL-11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造血,保护上皮,免疫调节的功能。因此,将rhIL-11运用到辐射所致的肠道损伤中,具有“一箭多雕”的功能。既往研究多集中于rhIL-11造血功能的研究,对其上皮保护功能,免疫调节功能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肠道粘膜系统的作用未见系统报道。rhIL-11对肠上皮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上皮内淋巴细胞与肠上皮细胞之间相互影响,但其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辐射造成IEL损伤后,其功能发生改变,对肠上皮的增殖分化,肠上皮的修复产生重要的影响。IFN-γ是IEL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rhIL-11对IEL的调节作用是否与IFN-γ的分泌有关?以上问题有待阐明。 基于此,本实验观察了rhIL-11对电离辐射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和肠道粘膜免疫细胞的保护作用,运用离体细胞模型,探索IEL与IEC-6相互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了IFN-γ在rhIL-11对IEL和IEC-6相互作用机制上的可能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rhIL-11对电离辐射小鼠肠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照射后皮下注射rhI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