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缘传》中的“女强男弱”现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2936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有“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在这种传统下衍生出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两性关系模式:男性刚强,女性柔弱。但是,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爱情类叙事文学中,却常常出现男性柔弱、女性强势的叙事模式,即“女强男弱”现象。此类现象不同于“女尊男卑”,但却真实存在于“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醒世姻缘传》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就非常典型地呈现了婚姻生活中“女强男弱”这一现象。对《醒世姻缘传》中“女强男弱”现象的研究,有其独特的文化史意义。   研究从四个方面着手:女性在家庭中占据强位的心理驱动力及现实条件;男性品格及能力的弱化;贞节观淡化的女性较少受到家庭及夫权的禁锢;男性作家笔下强势女性最终的惨淡结局。   《醒世姻缘传》中,女性常以悍妒作为武器,对丈夫的肉体与精神进行极端控制。追根溯源,这是女性对于一夫一妻多妾制的畸形反抗。此外,女性自身非凡的管理能力与才智也是使得她们占据强位的重要现实条件。   《醒世姻缘传》中叙述的男性,品格及能力方面大都有各种不同的缺陷,男子由于色欲冲动导致行为不轨是引发夫妻矛盾的关键所在。男性大多庸碌无能,无法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也无法解决自身的困境,常需要女性的帮助甚至搭救。这些使得他们在女性面前难保威仪。   男性弱化体现在夫妻关系中,意味着夫权的弱化,与此相呼应的便是女性较少受到夫权的禁锢,贞节观念淡化,这也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贞节观的淡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人身自由的积极追求,二是再嫁成为“恒人事”的选择。   然而,囿于作者的男性视角,为自己而活的强势女性不会得到认可,作者给予她们惨淡的结局。这体现了《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虽积极抗争,但依赖男性生存的她们仍然被男权摆布。只有经济独立,女性才能真正获得独立与尊重。
其他文献
苏珊·巴斯奈特是著名的比较文学家,她的比较文学观点集中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一书中,这本书贯穿着巴斯奈特强烈的批评意识、问题意识与反思意识。以《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为
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的旅游叙事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首先,旅游在此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旅行活动,旅游元素旅游交通、旅馆在使旅游者完成地理空间的迁移,为旅游者提供栖身之所的
乾隆五十八年是扬州文学由衰而盛的转折点,九峰园秋禊的举行,《邗上题襟集》的刊刻以及题襟馆的建立,为扬州文学在清代中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作为主持风雅的扬州文坛领袖,两淮盐
作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风貌。一方面,作为受现代理论滋养的现代派诗人,他遵循现代派诗歌的写作原则,打破浪漫派在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