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油品深度脱硫的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品消耗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前驱物之一。因此,各国对油品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来控制硫含量,油品脱硫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油品脱硫方法主要分为加氢脱硫(HDS)和非加氢脱硫(NHDS)两大类。加氢脱硫技术比较成熟,在工业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氢气,而且难以达到深度脱硫的效果。非加氢脱硫不需要氢源,而且能够满足深度脱硫的要求,因此成了各国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而近几十年来研究最多的非加氢脱硫法是氧化脱硫(ODS)技术。氧化脱硫是在常压、100℃以下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硫化物转化成极性较强的物质,再通过萃取或吸附将其分离脱除。氧化脱硫一般都需要催化剂,因此,选择优良的催化剂对脱硫效果至关重要。将环境友好型杂多化合物(heteropoly compounds,简写为HPCs)应用于油品的催化氧化脱硫,显示了很好的研究开发前景。本论文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与优化,制备并考察了杂多化合物及其负载型的催化剂对油品中两种比较难脱除的硫化物-噻吩(TH)和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效果,从而选择出合适的氧化脱硫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反应机理。主要内容分为:第一部分,考察了杂多酸及其盐的催化氧化脱除噻吩的效果,结果表明:H3PMo6W6O40为最佳的杂多酸催化剂,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氧硫比为15,硫含量为500ppm,反应210min,此时,噻吩的转化率为94.3%;当选择容易回收的杂多酸铯盐为催化剂时,Cs2.5H0.5PMo12O40具有最高的噻吩转化率,其工艺条件为:当硫含量为800ppm时,反应温度为65℃,氧硫比为20,最佳反应时间为40min,此时,噻吩的转化率为73.8%。第二部分,考察了杂多酸、负载杂多酸盐的催化氧化脱除二苯并噻吩的效果,结果表明:H3PMo6W6O40为最佳的杂多酸催化剂,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模拟油品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60℃,氧硫比为15,硫含量为500ppm,反应90min,此时,DBT的转化率为100%;当选择容易回收的Cs2.5H0.5PW12O40/CNT为催化剂时,达到最高的DBT转化率时其工艺条件为:当硫含量为500ppm时,反应温度为60℃,氧硫比为20,Cs2.5H0.5PW12O40/CNT中Cs2.5H0.5PW12O40的量为模拟油品质量的0.5%,DBT的转化率为86.4%;当以10%H3PMo12O40-NaY为杂多酸催化剂,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模拟油品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60℃,氧硫比为20,硫含量为500ppm,反应180min,此时,DBT的转化率为84.1%;(3)对模拟油品中硫化物的氧化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噻吩的氧化产物大部分为SO42-,并产生微量的苯乙烯生成;DBT的氧化产物为相应的砜。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所拥有的时间、资料数量等基础上,帮助学生安排探究性学习合适的数量,确定学生所选择探究对象的难度。  关键词:语文;探究;学习  一、语文实践活动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载体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
<正>上周大盘在走到从2334点到1849点的0.382位置2022点出现快速回调以后,在上周末出现快速上涨,重新站上2000点盘面,截止上周四收盘,大盘最高走到2092点,那么大盘未来还可以
体育商品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文化服务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育商品的需求中,消费者的体育偏好起着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同时消费者的体育商品消费过程又常常出现 "边际效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合成工艺,在传统聚羧酸减水剂的基础上,引入含有碳碳双键功能基团的硅烷偶联剂新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的方式合成出一系列硅烷改
研究了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EDFRL)的注入锁定现象,提出了一种实现可调谐的单纵模EDFRL波长及功率稳定的新方法,即利用注入锁定技术向法布里.珀罗可调滤波器结合复合腔结构的EDFR
<正> 将28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25~78岁)有痉挛性疼痛患者,按病因诊断分为3组。第1组腓肠肌痉挛16例(坐骨神经痛15例、闭塞性动脉硬化1例),第2组中枢神经性损害引起痉挛
<正>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家庭、幼儿园、社会是三大影响因素。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儿童最初的基本生活技能和基本生活规范主要通过家庭获得。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
在全球变化、区域气候不稳定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西部干旱区众多的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理论问题都具有全球性典型意义。通过系统和深入研究,重新认识了土地荒漠化